东兴50元巷子在哪里,东兴50元巷位置查询
东兴50元巷子在哪里
昨天和老李喝茶时,他神神秘秘地凑过来问:"听说东兴有个50元巷子,你知道在哪儿吗?"这话倒把我问住了。我在东兴住了小半辈子,还真没听说过这么个地方。
回家路上,我特意绕到老城区转悠。路过卖云吞的阿婆摊位时,我顺口打听:"您知道东兴50元巷子在哪吗?"阿婆擦着手笑起来:"你说的是不是建设路那边?以前确实有条巷子,好多摊贩卖小玩意儿,差不多都五十块钱一样。"她伸手指着南边,"就从前面的邮局路口右拐,走过两个红绿灯就能看见。"
按着阿婆指的路,我果然找到了那条巷子。巷口挂着"建设巷"的牌子,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两旁是些老式店铺。卖竹编的老伯坐在店门口,手里编着篮子。我上前搭话,他放下手里的活计:"这条巷子可有年头了,以前确实都叫50元巷。那会儿东西实惠,五十块能买不少好东西。"
巷子不深,慢慢走十分钟就能到头。现在这里还保留着些老铺子,裁缝店、理发店、修鞋摊,都是做了几十年的老手艺。虽然现在物价涨了,但偶尔还能淘到些物美价廉的小物件。我在一个卖瓷器的店里,还真找到几个五十块的青花碗,釉色温润,做工扎实。
巷子中间有棵大榕树,树荫下聚着几个下棋的老人。听他们聊天才知道,原来"50元巷"这个叫法已经不太流行了。年轻人现在都爱去大商场,知道这个老地方的人越来越少。一位姓陈的大爷说:"以前这条巷子可热闹了,从早到晚都是人。现在啊,也就我们这些老街坊还常来。"
走着走着,我注意到巷尾有家做传统糕点的铺子,玻璃柜里摆着艾糍、芋头糕之类的点心。老板娘很健谈,边装点心边说:"我们这店开了叁十多年,好多老顾客搬远了还专门回来买。"她指着对面关着门的店铺,"以前那家竹器店,东西又便宜又好,可惜去年关门了。"
我在巷子里转了两圈,发现虽然名叫"50元巷",但现在大部分商品价格都随行就市了。不过相比大商场,这里的东西确实实在。手工打的铁锅、老布鞋、藤编椅子,看着就结实耐用。卖铁器的师傅说:"我们不做那些花里胡哨的,东西好用最重要。"
天色渐晚,巷子里的路灯一盏盏亮起来。离开时又碰见卖云吞的阿婆收摊,她笑着说:"找到了吧?这地方就藏在闹市里,不特意找还真容易错过。"我回头望望暮色中的巷子,青瓦白墙在夕阳里格外安静,仿佛时光在这里走得特别慢。
回家路上,我给老李发了条消息,把具体路线告诉他。他回复说周末要带家人来看看,找找老东兴的味道。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子,就像城市记忆的一个片段,静静等待着懂得它价值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