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水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五百元在赤水边的浪漫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3:05:07 来源:原创内容

赤水河畔的烟火日常

赤水河哗啦啦地淌着,两岸的吊脚楼歪歪斜斜挤作一堆。陈记竹编铺子门口,老陈正把最后一捆竹篾搬进屋里。隔壁理发店的王婶扯着嗓子喊:"收摊这么早?赶着去见相好哇?"老陈嘿嘿一笑,露出被烟熏黄的牙:"给娃攒学费哩,多编几个簸箩。"

河风裹着酒糟味迎面扑来,我沿着青石板路慢慢晃。前头围着一圈人,是个卖米糕的摊子。"五块一个,十块叁个!"系着碎花围裙的姑娘手脚麻利地打包,额角的汗珠在夕阳下亮晶晶的。她要同时照看叁个蒸笼,还得腾出手找零钱。有个大爷非要抹掉五毛零头,姑娘急得直跺脚:"我这小本生意..."话没说完,蒸笼噗噗冒起白汽,她转身就去掀笼盖,烫得直摸耳垂。

我在摊前站了会儿,要了叁个米糕。姑娘低头找零时,发梢沾着糯米粒。"今天第几笼了?"我随口问。她抬起亮晶晶的眼睛:"第七笼啦!再卖两笼就能给奶奶买新棉鞋。"说完自己先笑了,露出两颗小虎牙。这样的傍晚在赤水太寻常了,寻常得像河面的波纹,一圈套着一圈。

五百元能买什么

在城里喝杯手冲咖啡要四十八,买束鲜花动辄上百。但在赤水,五百块能换来很多有意思的时光。老街口的杨师傅修了叁十年伞,补个伞骨只收叁块钱。他总说:"现在年轻人伞坏了就扔,多可惜。"桥头卖辣糟的田奶奶,玻璃罐子里装着秘制调料,十五块一瓶能拌叁顿面。

上次见着米糕姑娘是一周后。她蹲在摊子后面数钞票,毛票迭得整整齐齐。"差二十就凑够五百了!"她兴奋地指给我看装钱的铁盒子,"奶奶的棉鞋标价四百八,我还能买支冰糖葫芦。"这时有个戴草帽的大叔来买米糕,听说她在攒钱,故意多塞了十块:"我闺女也在外头打工..."话没说完就摆摆手走了。

姑娘捏着那张挺括的纸币,突然跟我说起父母在温州打工,她跟着奶奶长大。最盼过年,父母回来总会带新衣裳,虽然总是不合身。"但今年我要给奶奶买鞋,"她眼睛弯成月牙,"用我自己挣的五百块。"

深夜的竹编铺子

那晚我去取订做的竹篮,老陈的铺子还亮着灯。他正在编一对小巧的收纳筐,说是网上接的订单。"现在年轻人就喜欢这些手工物件。"他推了推老花镜,"比编簸箕多赚二十块哩。"工作台上摊着本旧相册,黑白照片里梳辫子的姑娘靠在竹排上。"我老婆,"老陈用竹刀点点照片,"当年嫁给我时,就要了五百块彩礼。"

他说那时五百块能置办整套家具,但现在给孙女买辆自行车都不够。竹篾在他指间翻飞,渐渐显出喜鹊的轮廓。"她最爱看喜鹊,"老陈的声音突然轻了,"说这鸟儿认老窝。"窗外有夜航的货船经过,汽笛声惊起满河星光。

取完竹篮正要走,老陈忽然喊住我,往篮子里放了把竹叶茶:"自己采的,去火。"走到巷口回头,他那盏孤灯还亮着,像是要在沉沉夜色里烫出个洞来。

棉鞋里的阳光

再见米糕姑娘时已然入冬。她推着奶奶在河边晒太阳,老人脚上踩着崭新的灯芯绒棉鞋。"五百块买的!"姑娘弯腰给奶奶整理围巾,系成个好看的蝴蝶结。老人不会说客气话,只是反复摩挲着鞋面,像抚摸什么珍宝。

河边有人在拍婚纱照,新娘的裙摆被风吹得鼓鼓的。米糕姑娘看得入神,忽然转头问我:"你说新娘子会永远记得今天吗?"没等我回答,她又自顾自说:"但我肯定会记得奶奶穿新鞋的样子。"她掰着手指算,再过半个月能攒够钱给家里换新窗帘,要选印着玉兰花的款式。

临别时她塞给我一包桂花糖,说是用卖剩的糯米做的。走出很远回头,还看见她推着轮椅慢慢走,不时弯腰和奶奶说话。赤水河在她身后拐了个弯,粼粼波光跳荡着,像谁撒了一把碎金子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