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东老中医蝉辫补养生美容会所,海东传统中医理疗养生馆
最近路过城东新开的“海东老中医蝉辫补养生美容会所,海东传统中医理疗养生馆”,总能看到里面暖黄的灯光下坐满了人。说实话,现在养生馆这么多,这家到底有什么特别的?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我上周也去体验了一回。
进门就闻到淡淡药香,不是那种浓烈得呛人的味道,而是若有似无地飘在空气里。前台姑娘笑着递来热茶,杯底沉着几片黄芪枸杞。等待时我环顾四周,墙上挂着人体经络图,柜子里整齐排列着青花瓷药罐,整个环境莫名让人安静下来。
老派人做老派事
给我调理的是位头发花白的老医师,手指搭在腕间时,能感觉到他指腹粗糙的温热。“年轻人,你这脉象浮紧,夜里睡不踏实吧?”他眯着眼睛说的这句话,让我当场愣住——我确实连续加班半个月了。他没急着推荐项目,反而慢悠悠说起春夏之交要顺时养阳的道理,像家里长辈在念叨。
后来选的草药熏蒸,木桶里蒸汽裹着艾草香气往毛孔里钻,浑身僵硬的肌肉好像都在缓缓化开。旁边有位常来的大姐闲聊,说她就认准这里的手法,“现在好多地方都用电疗仪,可机器哪比得上人手感知穴位精准呢”。
确实,老师傅按压背俞穴时,那力道能透进脏腑深处。不是那种让人龇牙咧嘴的痛,而是酸胀过后泛起暖流的感觉。特别是做完肩颈疏通,走到街上时发现头颈轻快得像是卸下几斤重担。
现在想想,这种海东老中医蝉辫补养生美容会所坚持的传统技艺,倒成了它的独特魅力。他们在理疗室里备着檀木针灸盒,拔罐用的还是竹罐,有些器具有着常年使用形成的温润包浆。这些细节里藏着岁月沉淀的温度,是新式养生馆学不来的。
最近这次去,发现他们在药浴配方上做了改良。原来不同体质的人,浴汤里配的药材竟完全不同。像我这种湿气重的,用的是苍术茯苓;隔壁床那位畏寒的阿姨,桶里飘的都是生姜桂枝。这种因人而异的细致,大概就是海东传统中医理疗养生馆最珍贵的地方。
说来有趣,我现在经过那条街,总会不自觉朝那个暖黄色的门头多看两眼。或许在这个什么都在追求快的时代,偶尔找个地方让自己慢下来,让身体回归最自然的节奏,反而是种智慧。那天看见个二十出头的姑娘扶着奶奶来做足疗,老人眯着眼享受的样子,忽然让人觉得,这种代代相传的养生智慧,确实该好好留存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