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水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赤水百元情缘
赤水河慢悠悠地淌着,岸边的老茶馆还亮着昏黄的灯。我攥着口袋里皱巴巴的一百块钱,突然想起阿婆说过,她年轻时在这条河边遇见过一辈子都忘不掉的人。
那时候的赤水镇还没这么多游客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。阿婆总说她那会儿在供销社站柜台,一个月工资也就叁十来块。有个跑船的小伙子每次路过都要买包烟,一来二去两人就看对了眼。有回他塞给阿婆一百块钱,说是攒了半年的心意,让她扯块的确良布做件新衣裳。
“一百块钱在当年能买什么?”我坐在茶馆里问老板老陈。他拎着长嘴铜壶往我杯里续水,热气模糊了镜片。“够扯十米布,再买两斤茅台镇散酒,剩下的还能看叁场电影。”老陈笑着说现在年轻人谈恋爱,动不动就上千的餐厅,其实在赤水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照样能品出滋味。
河边的百元时光
我决定试试看。第二天约了朋友小娅,说就带一百块在赤水附近转转。她扑哧笑了:“够买两碗豆花面不?”
我们在老街的早餐摊吃了豆花面,热腾腾的才八块一碗。老板娘看我们分着吃,又多舀了勺肉臊子。顺着石板路往下走,卖竹编的老爷子正编着背篓,二十块钱买个精巧的小竹篮,小娅爱不释手。路过糖画摊子,转盘指针停在蝴蝶图案上,金黄的糖浆在老师傅手里叁绕两绕就成了艺术品。
走到渡口正好傍晚,摆渡的船工收了我们五块。站在船头看夕阳把赤水河染成绛红色,小娅忽然说:“好像回到我爸妈谈对象那会儿了。”这时有个挑担卖李子的阿婆,篮子里紫红的果子还带着露水,叁块钱一斤,我们称了两斤蹲在河边吃,酸甜的汁水溅了满手。
夜幕降临时,一百块还剩不少。我们在老戏台前的空地支了板凳,听说书人讲赤水百元情缘的往事。隔壁桌的大爷听说我们只花一百块玩了一天,非要请我们喝他带的土茶。“我们年轻时候啊,看场电影一毛五,吃碗馄饨八分钱。”他的皱纹里都是笑意,“感情哪是用钱衡量的?”
回程时路过四洞沟,夜风送来竹海的沙沙声。小娅摆弄着那个小竹篮说,原来在赤水附近100块钱的爱情可以这么实在。不用想着要拍多少照片发朋友圈,不用算计这顿饭后该谁表示,就是单纯地沿着河走,看船来船往,听老人家讲故事。
我想起阿婆说起那个跑船小伙子时的神情,眼睛里有赤水河粼粼的波光。现在懂了,她珍藏的不是那一百块钱,是有人愿意把半年积蓄都给她的心意。这种赤水百元情缘,在物价飞涨的今天依然能找到——当你愿意慢下来,用真心而不是用钞票去丈量感情的时候。
口袋里还剩最后十块钱,我们买了两个刚出锅的叶儿粑。糯米香混着竹叶清香飘在赤水河的晚风里,比什么山珍海味都够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