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河大学城学生好联系吗,纳河大学城学生联络方便吗
纳河大学城学生好联系吗
最近有朋友问我,说他想去纳河大学城那边拓展点业务,或者说是想找那边的学生做个什么活动,心里头直打鼓,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:纳河大学城的学生,到底好不好联系啊?这个问题,还真不是一句“好”或“不好”就能说清楚的。
你得先搞清楚,你说的“联系”是指哪方面。是想在线上跟他们聊起来,还是想在线下把他们聚到一块儿?这两者差别可大了去了。
先说说线上吧。你要是想在网上找到他们,那说实话,真不难。现在哪个大学生不是手机不离手?他们的身影遍布各种社交媒体。你去找找那些学校的论坛、贴吧,或者一些学生自发组织的微信群、蚕蚕群,那里面可活跃了。特别是每个学校、每个学院甚至每个班级,基本都有自己的群,你要是能“混”进去,那找到想联系的人就方便多了。所以,从线上触达这个角度看,纳河大学城学生的联络渠道是相当通畅的。
不过啊,这里有个坎儿。你进去之后,不能一上来就发广告,那样分分钟就被踢出来了。你得先看看他们在聊什么,对什么感兴趣,找个合适的时机,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加入讨论。说白了,就是得先“混个脸熟”,让人觉得你不是个冷冰冰的推销机器,而是个能聊到一块儿去的人。这个过程,需要点耐心。
那线下呢?情况就稍微复杂一点了。大学城嘛,地方通常不小,几个校区分散开,你要是想搞个线下活动,场地就是个首先要考虑的问题。是去租个学校的教室,还是找校外的咖啡馆,或者看能不能跟某个学生社团合作,用他们的活动场地?这都得提前筹划。
而且,你怎么把活动信息传递给他们,让他们愿意来?光在线上群里发个通知,效果可能很有限。这时候,学生社团或者学生组织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。你要是能和一两个比较有影响力的社团搭上线,通过他们来发布消息、组织人手,那效果绝对比你自己单干要强得多。这些社团的学生干部,他们本身就在学生中间,号召力强,也更懂得怎么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。
所以你看,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那个问题——纳河大学城学生好联系吗?答案是,渠道是有的,线上线下的门路也不少,但关键在于方法。硬邦邦地冲上去,效果肯定不好。你得花点心思,了解他们的生活节奏和兴趣爱好。比如,考试周你去找人,那肯定没人理你;但如果是刚开学或者举办校园文化节的时候,大家的空闲时间多,兴致也高,那成功的概率就大不一样了。
我认识一个做文创产物的小团队,他们最开始就是先在纳河大学城的校园论坛里,分享一些有趣的设计理念和幕后故事,慢慢积累了一批爱聊天的学生粉丝。然后他们通过私信,和几个特别活跃的学生成了朋友,再通过这些学生,联系上了设计社团的负责人。最后,他们联合社团办了一场小型的作品展示会,现场来的人还挺多,产物反馈也非常直接、有用。你看,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,它是一步一步,从线上到线下,从陌生到熟悉,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的联系。
所以说,觉得纳河大学城的学生联系不上,那多半是方法没用对。只要你方式得当,能提供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或活动,你会发现,和他们建立起联系,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。这片充满活力的地方,其实等待着更多有价值的交流和连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