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中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,校门口暗号是否仍在使用
那个神秘的敲门砖
前几天路过晋中学校,斑驳的校门还是老样子,我突然想起个事儿——当年流传的“暗号”,现在还有吗?这个问题一冒出来,自己都笑了,怎么还惦记着这个。可仔细一想,好奇的人恐怕不止我一个。
说起这个暗号,可不是什么特务接头。那时候,住校生晚上想溜出去吃碗热乎乎的刀削面,或者校外的小伙伴想进来打个球,都得跟门卫大爷“对个暗号”。有时候是句俏皮话,有时候是个手势,默契得很。那会儿觉得可刺激了,像掌握了什么独家密码。
现在的晋中学校,管理规范多了。电动门、保安亭、出入登记,一切都井井有条。我试着问了问几个刚放学的中学生,他们一脸茫然:“暗号?直接刷卡就行啊。”其中一个孩子补充道:“我哥那辈好像听过,他们说以前要跟看门的王爷爷说句‘今晚月色不错’,才能晚自习溜出去买零食呢。”这话把大家都逗乐了。
我在校门口站了会儿,看着穿校服的学生们刷卡进出。一个男生忘了带卡,保安走过来,他赶紧解释:“叔叔,我住302班的,刚才把卡放教室了。”核实了班级姓名,保安就放行了。挺平常的一个场景,却让我琢磨起来。
其实所谓的暗号,从来就不是固定的。它更像是一种心照不宣的约定,是特定时期师生和门卫之间形成的小小默契。现在管理方式变了,这种“暗号文化”自然也就淡了。不过,偶尔还能听说,篮球社的队员早上特训时,会和值班保安有个约定的敲门节奏——这算不算新时代的暗号呢?
学校周边小卖部的老板,在这儿干了二十年。他一边整理货架一边说:“早些年确实有那些讲究,现在的孩子都直接础笔笔订餐了。”他指了指墙上贴着的二维码,“时代不一样啦。”
离开的时候,夕阳正好。我忽然觉得,晋中学校门口暗号是否仍在使用这个问题,答案已经不那么重要了。重要的是,无论形式怎么变,学校里那种独特的、只属于校园的生活气息一直在延续。那些对于暗号的记忆,就让它留在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心里吧,变成茶余饭后偶尔提起的趣谈,也挺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