溧阳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旧城弄堂百元情缘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6:57:11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盏昏黄的路灯下

溧阳老城区有条青石板巷子,窄得两个人并肩走都得侧身。巷口修车铺的王师傅常说:“这巷子啊,藏着一百五十块钱就能买到的真心。”巷子深处有家没有招牌的饺子馆,老板娘总是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,和面的手劲道又温柔。

去年梅雨季,我常去那儿躲雨。有次撞见隔壁理发店的阿珍姐端着饭盒进来,径直走向角落的八仙桌——穿工装的男人已经在那里等着了,桌上摆着两盘热气腾腾的饺子。“今天虾仁馅的,你多吃几个。”男人把盘子推过去,自己却夹着最便宜的韭菜饺子。后来我才知道,他们这样轮流请客吃了叁年午饭,每回结账都不超过一百五。

巷子中段有棵歪脖子梧桐树,树下常年停着辆叁轮车。车斗里堆满新鲜蔬菜,卖菜大姐的微信名叫“一百五十天”。问起来她才笑:“当初他兜里只剩一百五,全拿来买我卖剩的菜,就为多说几句话。”现在她每天还是会留一把最水灵的小青菜,等那个如今已成她丈夫的人下班来取。

老房子的隔音确实不好。我租的阁楼隔壁住着一对年轻情侣,每晚都能听见他们为谁洗碗猜拳的嬉闹声。上周姑娘生日,男孩抱着吉他在天井唱跑调的情歌,最后掏出个丝绒盒子:“等攒够钱,咱把这假钻戒换成真的。”月光照在姑娘笑得弯弯的眼睛上,比钻石还亮。

巷尾裁缝铺的周奶奶有本泛黄的相册,里面夹着1978年的电影票根。“那会儿他排了半宿队,花了一块钱买两张票。”她抚摸着照片上穿的确良衬衫的青年,“现在电影票都要六十了,可咱这旧城弄堂百元情缘,反倒越来越实在。”她手上还在改着老伴的旧裤子,说裤腰又松了得收紧点。

冬至那天特别冷,饺子馆的雾气糊满了玻璃窗。阿珍姐和工装男人在分食一碗馄饨,卖菜大姐的丈夫正往她手里塞暖手宝,隔壁小情侣为饺子蘸醋还是蘸酱油争得脸红。周奶奶推门进来,递给我一副毛线手套:“丫头,看你总写字,手都冻红了。”针脚不太匀,但特别暖和。

巷子要拆迁的消息传来时,修车铺王师傅闷头拧了一下午螺丝。傍晚他突然说:“你们知道为啥是一百五吗?”他指指巷口到巷尾的距离,“刚好一百五十步。”那天很多人重新走了这条巷子,数着自己的步子。有人数出一百四十八,有人数出一百五十叁,但没人计较那叁两步的误差。

青石板路今年秋天真要拆了,可巷子里的人开始在其他地方延续着他们的故事。菜场角落出现熟悉的饭盒,公园长椅上多了并排吃便当的身影。原来溧阳小巷子里150的爱情从来不在墙上,而在每天掀开锅盖时的热气里,在递过去的那杯温水裡,在数着步子的默契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