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伦贝尔学生200元随叫随到,学子服务200元随时响应
最近在呼伦贝尔的朋友圈里,流传着这样一条消息:学生服务200元随叫随到。刚开始听到这个说法,我还以为是哪个商家搞的营销噱头,直到表妹因为搬家实在找不到人帮忙,试着联系了其中一个学生团队。
那天下午两点,表妹在家庭群里发了段视频——叁个穿着校服的男生正利索地帮她搬运家具,额头上全是汗珠。她在语音里激动地说:“这些孩子太靠谱了,从打电话到上门不到半小时,搬完连口水都不肯喝。”这件事让我对这个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。
草原上学子的新尝试
通过朋友介绍,我认识了在当地职业学院读书的巴特尔。这个皮肤黝黑的蒙古族小伙子笑着告诉我:“其实这个点子是我们宿舍几个人想出来的。去年寒假,好多同学因为疫情没法做兼职,但又急需生活费。”
他掏出手机给我看他们的服务群,里面已经有二百多个成员。“我们分成几个小组,谁有空谁接单。除了搬家,还帮人代取快递、临时照看宠物,甚至教老人用智能手机。”巴特尔说这些时眼睛亮亮的,“最远的一次,我们骑摩托车跑了二十多公里,帮牧区的大爷修好了收音机。”
这种呼伦贝尔学生200元随叫随到的服务模式,意外地解决了很多当地人的生活难题。住在河东新区的一位阿姨告诉我,现在家里电器出问题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些学生,“比找维修店快多了,收费还透明”。
200元背后的故事
不过你可能要问,为什么定价刚好是200元?巴特尔给我算了笔账:通常叁四人一组,忙活两叁个小时,每人能分到五十左右,“刚好够两叁天的饭钱,又不让顾客觉得太贵”。
我跟着他们出过一次任务,是帮刚出院的老奶奶打扫卫生。两个女生细心地把厨房擦得锃亮,两个男生则把积压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。临走时,老硬塞给他们一袋自己晒的奶豆腐:“孩子们,下次来奶奶还找你们。”
这种学子服务200元随时响应的模式,正在改变人们对大学生兼职的传统认知。不再是简单的发传单或端盘子,而是真正解决社区实际需求的贴心服务。
当然也会遇到困难。有次帮餐馆卸货,老板故意刁难,说他们把包装箱磕坏了要扣钱。最后还是路过的城管队员帮忙调解:“这些学生我认识,经常在附近做好事,您可别冤枉人家。”这件事让巴特尔他们既委屈又温暖。
现在他们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,最近还在研究怎么帮牧民直播卖羊肉。巴特尔说有个学电商的学妹出了个好主意:把手机架在蒙古包前,实时展示草原放牧场景。“这样客户能看到最新鲜的羊肉,我们也能帮家里多挣点钱。”
夜幕降临时,我站在成吉思汗广场,看着这些年轻的身影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。他们或许还没意识到,自己正在用最朴实的方式,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故事。就像巴特尔说的:“我们没想那么多,就是觉得能靠自己的双手帮助别人,特别踏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