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西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车站后方的小街景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6:49:15 来源:原创内容

鸡西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

每次从鸡西火车站出来,我总忍不住往车站后方那片巷子多瞧几眼。你说这地方有意思吧,它和前面宽敞的广场也就隔着一栋楼,可走进去就像掉进了另一个世界。拉杆箱轮子硌在老旧的石板路上,声音从"哗啦啦"变成"咯噔咯噔",这声响的变化提醒着我——慢点儿走,这儿不急。

巷子窄得很,两边院墙挨得近,晾衣绳从东家扯到西家,挂着花衬衫、蓝工装,偶尔还有小孩儿的校服在风里晃荡。晌午时分,能听见哪家厨房传来刺啦啦的炒菜声,葱花的香味混着淡淡的煤烟味——在咱们鸡西,这味道莫名让人安心。巷口修自行车的老张我认得,他那辆叁轮车永远靠在墙根,工具箱里扳手改锥摆得齐整,路过时他抬头笑笑,也不多话。

再往里走几步,有个简易棚子搭的早点摊。老板娘系着泛白的围裙,大铝锅里永远咕嘟着豆浆。她记得住熟客的口味:"老李不要糖,王婶多加勺麻酱。"有回我见个赶火车的小年轻,盯着手机导航慌里慌张的,老板娘塞给他两个包子:"顺着这巷子直走,拐弯就是车站后门,比绕前面快十分钟。"小年轻道谢着跑了,她在后面喊:"下回还我!"

这车站后方的小街景啊,藏着鸡西人最日常的活法。五金店老板把砂锅摆门口晾着,说这样晾出来的锅煮菜不串味;裁缝铺的阿姨边蹬缝纫机边和邻居唠嗑,说谁家闺女要出嫁了;几个退休老人坐在马扎上下象棋,棋盘就搁在石墩子上。他们不急着分胜负,就像头顶那几根电线,在巷子上空交错着,松松垮垮地延伸向远处。

忽然想起前年冬天,我在这儿见过最暖和的景象。那天下着细雪,修鞋的刘师傅还在摊位上忙活。我问他咋不收摊,他努努嘴:"答应给对面宾馆服务员修好靴子,她晚上接班要穿。"说着从棉袄里掏出暖水袋,继续一针一线地缝鞋底。宾馆的霓虹灯牌在他身后亮起来,那光落在雪地上,把整个车站后方的小街景映得像幅老挂历。

如今新建的高楼就在两条街外,玻璃幕墙亮闪闪的。可奇怪的是,车站后面这片巷子依然故我。傍晚时分,下班的人拎着菜穿行其间,自行车铃叮铃铃响着,菜市场的吆喝声隐约传来。有个大姐在院墙边种了爬山虎,夏天绿油油一片盖了半面墙,秋天就变成热烈的红色。她说这巷子啊,就像这爬山虎,看着不起眼,根却扎得深。

昨儿我又从那儿过,看见几个年轻人举着相机在拍照。穿红裙子的姑娘靠在青砖墙前,同伴喊着:"笑开点儿!"那一刻我突然觉得,这鸡西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不单是条近路,它收留着鸡西人的清晨黄昏,收藏着煤城特有的烟火气。那些磨得发亮的石板,墙角的青苔,窗口飘出的饭菜香,都在轻声讲述着比火车时刻表更悠长的故事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