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山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,合山周边200元真情何在
深夜大排档的对话
昨晚在合山夜市吃炒粉时,听见隔壁桌两个小伙子在聊天。穿蓝罢恤的那个猛灌一口啤酒,突然问:“你说现在合山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?”他朋友捏着花生米的手停在空中,愣了好几秒。这话让我拿筷子的手也跟着顿了顿。是啊,在这个奶茶都卖到二十块的年代,200块能干什么呢?
想起前阵子路过合山老城区,巷口修鞋的张师傅跟我说起他年轻时的事儿。那会儿他刚认识现在的老伴,两人第一次约会就是去工人电影院看露天电影。票两毛钱一张,散场后在小摊吃碗素粉加个蛋,总共花不了五毛钱。现在他老伴每天中午都来送饭,打开铝饭盒总有个煎得金黄的荷包蛋。“那时候200块?够我们处大半年对象哩!”张师傅说这话时,眼角笑出的皱纹像绽开的菊花。
不过现在情况确实不同了。我表妹上周去相亲,回来说男生约在网红咖啡馆,两杯特调一份甜点,结账时瞄见小票上赫然写着186元。她苦笑说这还没算来回打车钱呢。现在年轻人谈恋爱,看场电影要百来块,吃顿饭两叁百,节假日送礼物更是让人头皮发麻。这么看来,合山周边200元真情何在,确实成了个扎心的问题。
但话说回来,感情这事儿真能拿钱衡量吗?楼下开水果店的刘姐两口子,每天凌晨四点去进货,丈夫总会记得给她带个热乎乎的葱油饼。叁块五的饼,刘姐吃得比什么都香。还有街角那对卖早点的年轻夫妻,收摊时丈夫蹲在路边给妻子揉站麻的腿,那画面比什么偶像剧都动人。
也许我们要找的,不是非要卡在200块这个数字上。而是在合山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这个疑问背后,那份不被物质绑架的真心。现在人总把“穷”和“敷衍”划等号,却忘了穷有穷的谈法,富有富的过法。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在有限的条件下,给对方无限的用心。
昨天在合山公园看到对老夫妻,老爷子从兜里掏出个铝饭盒,里面整齐摆着洗好的圣女果。他一颗颗喂给老伴,两人说说笑笑一下午。这画面让我突然明白,合山周边200元真情何在的答案,或许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日常里。200块也许不够吃大餐,但足够买一个月早餐;不够买名牌包包,但能记住对方随口提过的小愿望。
感情啊,说到底不是价格问题,而是用心程度。在合山这座小城里,仍然有人用最朴素的方式书写着爱情——可能是夜班回家锅里温着的粥,可能是下雨天准时送到单位门口的伞,也可能是攒了很久钱买的那个并不贵重却心意满满的礼物。
所以下次如果有人再问起合山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,我会告诉他:去看看菜市场里互相搀扶的老夫妻,看看夜市摊上分食一碗冰粉的小情侣,看看深夜路灯下等妻子下晚班的丈夫。这些画面,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更有说服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