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河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百元情缘在沙河
傍晚的沙河总是格外热闹,下班的年轻人从地铁口涌出来,像被晚风驱赶的云朵。我刚搬来这边半个月,总爱在河边的长椅上看人来人往。
“要花吗?最后一把了。”有个头发花白的奶奶提着篮子问我,“十块钱叁支。”
我正要摇头,旁边传来个声音:“给我吧。”是个穿着工装裤的男生,他掏出十块钱纸币,接过那几支有点蔫的玫瑰。“放你旁边可以吗?”他指了指长椅空位,“我每天这个点都能遇见卖花的奶奶,今天还剩这么多,估计是生意不好。”
十块钱的善意
就这样认识了阿哲。他在附近电子厂做技术员,住在月租800的隔断间。那束玫瑰在我们中间慢慢枯萎,花瓣掉在长椅上,像小小的爱心。他说沙河这边什么都便宜,十块钱能买叁支花,一百块钱能请人吃顿不错的晚饭。
“一百块钱在这里能买到很多东西。”他笑了,“包括爱情。”这话听起来有点夸张,但我确实见过很多对情侣,在沙河拥挤的城中村里,分享着二十块的麻辣烫,坐在便利店门口喝五块钱的啤酒。
后来我们常碰面,总是在黄昏时分。他会带些小东西——路口蛋糕店的边角料,水果店快下市的处理水果。“这些东西便宜,但味道不差。”他说着,掰开一个橘子,分我一半。酸涩的汁水在嘴里漫开,我却觉得比任何昂贵的甜品都甜。
百元情缘的滋味
有一次我过生日,他神秘地说要请我吃大餐。跟着他穿过几条小巷,来到一家亮着红灯的小店——沙县小吃。他点了拌面、蒸饺和炖罐,加起来不到四十块。“别嫌寒酸,”他有点不好意思,“但我攒了很久,还给你准备了礼物。”
礼物是个木雕的小兔子,他说是自己用边角料刻的。那天我们坐在塑料凳上,听着隔壁桌的划拳声,分享着一碗花生酱拌面。拌面的热气糊了眼镜,他伸手帮我擦,指尖有木头和机油的味道。就是那个瞬间,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百元情缘——不是廉价,是把有限的条件过出无限的滋味。
沙河附近的城中村正在拆迁,我们常去的那些小店一间间消失。但每次路过即将变成工地的麻辣烫摊,他都会说:“没关系,沙河这么大,总能找到别的地方。”
如今我们还住在沙河附近,他已经升了小组长。有时候下班,我们还是会去那家沙县小吃,点同样的东西,只是多加了个卤蛋。老板娘认识我们了,总会多给一勺花生酱。窗外是不断长高的写字楼,而我们在这个小小的角落里,守着那份从一百块钱开始的爱情。
河边的风还是老样子,吹着新一波的年轻人。他们也会遇见卖花的奶奶,也会在长椅上分享十块钱叁支的玫瑰。沙河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从来不是对于数字,是对于那些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——共享的黄昏,手作的礼物,还有在拌面热气里突然明白的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