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安大学城有学生出来做吗,南安大学城学生有兼职吗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9:49:19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路过南安大学城旁边的商业街,发现不少穿着校服的年轻面孔在奶茶店收银、在火锅店传菜。这让我突然冒出个念头:南安大学城有学生出来做吗?这个问题像颗小石子投进心里,漾开一圈圈涟漪。

说来也巧,第二天就在朋友圈看到学妹发的求助消息。她正在找周末家教,附了张在自习室对镜拍的照片,配文"求推荐靠谱家庭"。我在评论区问了句情况,她私聊告诉我:"学长你不知道,现在身边十个同学里,至少叁四个都在做兼职。我室友每天晚上去清吧调酒,还有个男生在给培训机构当助教。"

校园里涌动的生活节奏

趁着午休时间,我特意绕到学生宿舍区转了转。公告栏上密密麻麻贴着各种招聘启事:新开业的韩餐店招服务生时薪20元,教育机构急聘小学作业辅导老师,还有张醒目的粉色海报写着"急招展会引导员,日结150元"。这些招贴画边角卷曲,明显被反复撕下又贴上,透着旺盛的人力需求。

在第七食堂排队买煎饼时,前面两个女生正讨论着兼职经历。"上周末去当研学助理,带着小朋友参观科技馆,虽然站到腿酸但挺有意思的。"扎马尾的女生咬了口煎饼,含糊地说,"就是有时候赶作业太煎熬,上周叁熬夜到两点改笔笔罢。"

这种状态让我想起隔壁宿舍的小陈。去年他接手了叁个初中生的数学辅导,每个月能挣两千多。有次在楼道遇见他抱着教案匆匆赶路,我打趣问他是不是要改行当老师。他苦笑着晃了晃手里的题集:"没办法啊,想换台专业相机,又不好意思总向家里要钱。"

藏在选择背后的故事

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,学生们选择兼职的原因各不相同。在文创店遇见的美术系女生小董,她正在货架前整理明信片。这是她学姐开的店,每周来帮忙两个下午。"主要是想积累些店铺运营经验,"她边给多肉植物浇水边说,"我们专业很多同学都在接商单,有的画插画,有的做设计。比起纯粹打工,更想找和专业相关的工作。"

不过也有纯粹为了解决生计的。图书馆四楼的角落常坐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,有次看见他同时开着叁台手机回复消息。后来熟悉了才知道,他父亲生病后家里经济紧张,现在同时做两份线上兼职:给公众号写稿,还负责某个社群的夜间运维。"确实挺累的,"他推了推眼镜,"但至少能把每月伙食费挣出来。"

咖啡馆的老板给我算过账:周末最忙的时候,四个学生兼职就能撑起全场。这些年轻人学得快又肯吃苦,关键是能和同龄顾客自然交流。他指着正在拉花的女孩说:"像小周这样做了半年的熟手,现在很多老顾客都认她。"

当然不是所有尝试都顺利。大叁的刘同学上学期接了份家教,每次要转两趟公交去上课。坚持两个月后还是辞了:"路上耗时太长,有次考前都没来得及复习。"她现在改在学校快递驿站帮忙,虽然时薪低些,但能灵活排班。

学生处王老师有次聊起这个话题时提到,现在校方也在调整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。除了传统的图书馆助理、食堂巡检,最近新增了校园新媒体运营、实验设备管理等岗位。"关键要找到学业与实践的平衡点,"她整理着桌上的文件说道,"有些同学确实通过兼职明确了职业方向。"

黄昏时分再次经过商业街,奶茶店暖黄的灯光下,系着围裙的男生正熟练地摇晃雪克杯。窗外几个学生边等饮品边讨论小组作业,他们的笑声飘进暮色里,与街巷渐渐亮起的霓虹融成一片。或许对于这座大学城里的年轻人来说,走出校门的每一步,都是在为自己的人生试水温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