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兰浩特学生品茶工作室,乌市学子茶艺交流坊

发布时间:2025-11-07 09:57:09 来源:原创内容

路过乌兰浩特师范学院后街的时候,总会被一扇漆成茶绿色的木门吸引。门楣上挂着一块小小的牌子——"乌兰浩特学生品茶工作室"。推门进去,茶香混着年轻的笑声扑面而来,几个学生正围坐在长桌旁,手里捧着白瓷杯,热气袅袅升起。

坐在窗边的女孩叫小雅,是美术系大叁的学生。她小心翼翼地往茶壶里注水,手腕轻轻转动:"我们这儿不讲究什么高深的茶道,就是找个地方放松心情。"她指了指墙上同学们自己画的茶叶插图,"刚开始就是几个喜欢喝茶的同学凑在一起,没想到现在每周都有新朋友加入。"

茶香里的另一种课堂

周叁下午叁点,工作室总是特别热闹。"今天咱们来尝尝这款金骏眉,"管理系的阿斌边温杯边说,"其实泡茶没那么复杂,关键是心静。"他倒水的动作还带着些许生涩,但眼神格外专注。旁边文学系的晓琳接过茶杯,轻轻嗅了嗅:"咦?这和上次喝的确实不一样,带着点花果香。"

在这个不到叁十平米的空间里,没有老师给学生上课的那种紧张感。大家就像朋友聚会,只不过主角从奶茶换成了清茶。计算机专业的小磊笑着说:"以前觉得喝茶是长辈的事,现在发现,慢下来品杯茶,写代码反而更有思路了。"

乌市学子茶艺交流坊最特别的地方,是它总能在不经意间给人惊喜。上个月,他们用当地的山泉水泡蒙古奶茶,还请来了牧民老阿爸讲述茶在草原上的故事。外语系的同学们趁机练起了蒙语,把"茶"这个词说了好多遍,惹得老阿爸哈哈大笑。

年轻人的茶,有年轻人的味道

你可能会想,现在年轻人不都爱喝咖啡奶茶吗?还真不是。工作室的成员们想出了不少新点子:他们把当地沙果干和红茶一起冲泡,酸甜适中;冬天煮茶时加两片橘子皮,茶汤顿时活泼起来。这些带着创意的茶饮,让传统的茶文化变得亲切又新鲜。

小雅最近在尝试"茶画"——用不同颜色的茶汤作画。"你看,普洱的深褐色像不像山峦?绿茶的淡绿正好画柳枝。"她展示着手机里的作品,眼睛里闪着光。这样的创作,恐怕在别处很难见到。

乌兰浩特学生品茶工作室渐渐成了校园里的一处风景。有时候会有同学带着功课过来,边喝茶边看书;有时候几个朋友在这里聊天,一坐就是一下午。茶香似乎有种魔力,能让忙碌的学习生活慢下来,让陌生的同学变成朋友。

临走时,小雅递来一杯刚泡好的茶:"下次来,我们可能要尝试用音乐配茶了。体育系的同学说,不同的茶应该配不同的音乐呢!"看着她兴奋的样子,忽然觉得,这间小小的茶室,装的不仅是茶叶和茶具,更是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想象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