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州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,孟州学生200元随时服务
这事儿说来挺有意思的。前两天我在孟州老城区吃早点,听见隔壁桌两个阿姨在聊天。一个说:“现在找家教真难,好的请不起,便宜的又不靠谱。”另一个马上接话:“你还不知道吧?现在好些大学生在做‘孟州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’的服务,我家孩子上次补课就找的他们,挺实在的。”
我当时就琢磨,这“200块钱随叫随到”到底是个什么服务?好奇心驱使下,我决定打听打听。
偶然结识的小张同学
通过朋友介绍,我联系上了在孟州大学读书的小张。约在校门口的奶茶店见面,小伙子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,但整个人收拾得干干净净。“就是我们几个同学组织的,”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挠头,“说白了就是跑腿加临时帮忙。有人需要搬家的,我们去搭把手;有店家要临时发传单的,我们也接;偶尔还帮人代排队买票。”
我问他为什么想起做这个。小张说得很实在:“家里给的生活费刚够吃饭,想买参考书都得省好久。正好发现很多人需要临时帮手,我们就凑在一块儿,谁有空谁去。反正年轻人力气多,跑跑腿还能赚点零花钱。”
他掏出一个有点旧但擦得很亮的智能手机,给我看他们的服务页面。上面简单写着:“孟州学生200元随时服务”,下面列了些具体项目。没有花里胡哨的宣传,就是实在话。
一次真实的体验
正聊着,小张的手机响了。挂了电话,他眼睛一亮:“有个阿姨家的水管漏水,儿子在外地工作,着急找人帮忙。正好离这不远,要不要一起去看看?”
我跟着他去了那位阿姨家。小张检查后说问题不大,就是水管接头老化了。他跑去五金店买了零件,叁下五除二就给修好了。阿姨非要给他叁百,小张只收了二百:“说好多少钱就多少钱,多了一分不能要。”出门时还顺手把门口的垃圾袋带下楼了。
回学校的路上,小张跟我说,做这行最开心的不是赚钱,而是能真正帮到人。“上周帮一个老爷爷修好了收音机,他拉着我听了半小时戏曲。其实很多老人不缺钱,就是缺个能说说话的人。”
这让我想起前几天在社区公告栏看到的服务广告,上面醒目地写着孟州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。当时还以为是普通的广告,现在才明白背后是这样的故事。
小张说他们有个小群,二十来个同学,都是家境不太好的。大家互相照应,有活一起干,有钱一起赚。最忙的时候是周末,有时候一天要跑叁四家。“累是累了点,但花自己赚的钱,心里踏实。”
夜幕降临,小张又要去帮一个补习班接孩子放学了。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,我突然觉得,这200块钱背后的价值,远不止是钱那么简单。它承载着年轻人的担当,也连接着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信任和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