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汉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知道是卖的,附近的人如何分辨是否售卖
一个让人好奇的现象
不知道你有没有在广汉刷微信“附近的人”时,心里冒出过这样的疑问:这列表里的人,怎么知道哪个是正经交友,哪个是做生意的呢?这个问题,相信不少朋友都琢磨过。你说,大家隔着屏幕,对方也没把“卖东西”叁个字写在脸上,可为啥就是有种直觉,能感觉出点不一样来。
这事儿吧,其实没那么神秘。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,看看那些细微的差别到底在哪。
头像和昵称里的“信号”
首先啊,第一印象往往来自头像和昵称。你想想看,一个用着风景照、家人合照或者干脆是系统默认头像的,和一个用的是经过精修、风格比较“网红感”或者直接是产物图片的,感觉是不是就不同了?后者传递的信息,更多是希望被关注、被打量。
昵称也是个大头。有些昵称直接带了“础0”开头,或者像“齿齿商贸”、“齿齿优选”这类明显带有营销色彩的名字。这么做,无非是为了在列表里靠前,方便你一眼看到。当然,也不是所有这样的都是,但这算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特征了。
朋友圈就是“展示橱窗”
如果说头像昵称是门面,那朋友圈简直就是核心展区了。一个普通用户的朋友圈,可能是分享生活琐事、心情随笔,或者转发点有趣的链接。但如果你点开一个人的朋友圈,里面清一色都是产物图片、收款截图、客户反馈,或者频繁发布定位在某个固定商圈或地点的信息,那这个信号的指向性就非常强了。
这种朋友圈,内容单一,更新频繁,目的性非常明确,就是展示商品和服务。有时候你甚至不用主动去问,对方可能已经在个性签名或者相册封面里,委婉地表达了来意。所以啊,想分辨是不是在做售卖,多看一眼朋友圈,十有八九就能有个判断。
从打招呼的方式感受不同
再一个就是沟通时的感觉了。正常交个朋友,开场白可能是“你好,你是广汉本地的吗?”或者根据你的朋友圈内容找个话题。但如果你收到的第一句话是“亲,有兴趣了解一下齿齿吗?”或者直接是一段设计好的广告文案,那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。
他们的沟通效率通常很高,不会在寒暄上花费太多时间,很快就会切入正题,介绍自己的产物。这种直接和高效,和普通闲聊那种慢慢熟悉的感觉,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说到底,在广汉用微信附近的人,想分辨对方是不是在做售卖,关键就是多看几个细节。从头像昵称到朋友圈内容,再到开口说的第一句话,这些地方组合起来,基本就能给出一个清晰的画像了。网络社交嘛,多留个心眼,保持一份清醒,总归是没错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