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阳400元两小时无限次二维码,阜阳两小时四百不限次数扫码
那天下雨,我扫了个奇怪的码
上周叁下午,我在阜阳人民路躲雨时瞥见巷口广告——"阜阳400元两小时无限次二维码"。雨水顺着伞骨往下淌,我盯着这行字琢磨:现在连扫码服务都搞出包时套餐了?
说实话,头回见到把价格和时间标得这么直白的二维码广告。往常那些"扫码领福利""惊喜在指尖"早看腻了,这个反倒实在。我蹲在便利店屋檐下仔细瞧,发现旁边还贴着补充说明:两小时内任意扫码不限次数,支持主流支付软件。雨点噼里啪啦砸在水泥地上,我突然想起家里装修时买的瓷砖——那时候要能遇到这种明码标价的消费,也不至于被装修公司绕晕。
隔着雨幕观察了二十分钟,真有个穿工装的大叔跑去扫码。他举着手机在广告牌前站了老半天,屏幕亮光映在湿漉漉的镜片上。后来在公交站又碰见他,忍不住搭话问起这事。大叔挠挠头盔:"俺们工地最近要集体办出入证,得扫二维码填信息。前两天在别处扫个码扣了八块,说是每扫一次都收费。"他掏出手机划拉着,"这儿四百块封顶,俺让工友都把材料攒着今天来处理,划算。"
这倒让我想起小区门口的水果店。去年老板娘弄了个"扫码看价格"系统,结果每扫叁次就跳出广告视频。后来邻居们宁愿多走两步去超市,也不愿对着总弹广告的二维码生气。现在很多商家把二维码当成万能钥匙,却忘了大家扫码时最怕两件事:一是不知道会扣多少钱,二是不知道会跳出什么。
昨天特意绕回去看看那个广告牌,发现角落里新贴了手写便签:"阜阳两小时四百不限次数扫码已服务37人"。墨迹被雨水洇开半截,但能看清后面画着七八个歪歪扭扭的星星符号。旁边修自行车的大爷说,前几天有对小年轻来这儿扫婚礼请柬二维码,新娘捧着手机笑了:"以前发电子请柬总担心宾客嫌麻烦,现在能让他们随便扫着玩,还有人把祝福语做成不同二维码让我们扫着找彩蛋呢。"
晚上路过二十四小时自助银行,看见个小伙子坐在台阶上处理快递面单。手机贴着"阜阳400元两小时无限次二维码"的贴纸,脚边堆着半人高的包裹。"做网店的,每天要处理两百多个退货申请。"他头也不抬地说,"原来扫个码确认收货就要重新跳转登录,现在这个系统能保持两小时持续认证。"说着用袖子擦擦屏幕,"就是时间过得特别快,得掐着表用。"
或许我们早该习惯这样的变化了。就像早年去网吧要买小时卡,现在连扫码服务也开始提供时长套餐。菜市场卖豆腐的赵婶说过实在话:"啥花里胡哨的都不如直接告诉多少钱管用。"她摊位的付款码旁边永远贴着"豆制品满二十减二",比那些扫码抽奖的摊位生意好得多。
今早发现广告牌右下角又多了行小字:"周叁下午四点后扫码头像会变彩色"。雨又下起来了,我收起伞走进便利店。加热柜里的饭团冒着白气,玻璃门外那个二维码静静贴在广告牌上,雨水正沿着"四百"两个字缓缓滑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