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德镇大学城学生约茶,学子聚会饮茶闲谈
景德镇大学城南门的青石板路刚被雨水洗过,空气里飘着茶香和泥土混合的气息。转角那家叫"陶溪茶社"的老店,木门虚掩着,里头隐约传来年轻人的说笑声。这家开了二十年的老茶馆,如今成了大学生们最爱扎堆的地方。
推开咯吱作响的木门,靠窗那桌工美系的女生正围着素坯茶杯写生。"你这釉下彩的笔法不对,"扎马尾的姑娘抢过同伴的毛笔,"得这样侧锋扫过去才显青花层次。"旁边戴黑框眼镜的男生慢悠悠斟茶:"先喝口祁门红,师父说看茶汤好比看窑火,都得讲究个时机。"白瓷壶里倾出的琥珀色茶汤,正映着窗外斑驳的马头墙。
茶盏里的青春时光
二楼隔间里,茶学社的每周聚会正到酣处。穿亚麻衬衫的社长转动闻香杯:"都说景德镇叁件宝,瓷土、茶林、匠人手,咱们现在可算凑齐两样。"有个姑娘噗嗤笑了:"上回你非说能尝出茶叶里松柴窑的火候,结果把正山小种喝出了炭烧咖啡味。"满屋顿时漾开笑声,惊得梁上悬挂的吊兰微微颤动。窗台紫砂盆里种的薄荷探出新芽,他们刚用这些嫩叶调制的冰萃茶,还在玻璃壶里冒着气泡。
暮色渐浓时总能看到这样的光景:叁五学生拎着帆布包匆匆赶来,书包咣当作响,里头装着绘满青花纹样的笔记本。穿茶服的店主老陈常年系着靛蓝围裙,他会指着博古架上的裂纹釉茶杯对新生说:"这裂纹像不像你们赶早课时狂奔的路线?"刚入学的孩子怔怔望着杯壁的冰裂纹,忽然就懂了什么叫"开片"。
最近总见几个男生围着手工拉坯机讨论毕业设计。"我想把《茶经》刻在壶内壁,"鬓角沾着泥点的男生比划着,"得用针刻工艺,就像当年督陶官唐英在御窑厂..."他的话被同伴截住:"你先搞定电磁窑的温度曲线吧,上次烧的茶杯都成芝麻糊了。"说着把手机屏亮给他看,照片里歪扭的茶杯确实带着焦斑,却意外像缀了落英。
深秋的月光漫过天青色的卷缸时,茶社里还在进行着拉坯体验活动。有个女生小心翼翼捧着刚成型的茶壶泥坯,壶身还留着指纹的余温。"带回去阴干叁天再来上釉,"老陈递过刻刀,"记得壶嘴要对着自己心脏的位置修,这是老规矩。"她低头修改壶钮时,发梢扫过坯体,留下几道纤细的纹路,倒像是特意雕的卷草纹。
冬至那晚格外热闹,十几个人挤在茶台前等水沸。电子秤、温度计、计时器在桌上摆得如同化学实验,却有人执意要用老式陶铫烧水。"98度正好冲凤凰单丛,"穿汉服的学姐滤茶时手腕轻旋,"你们听这水声,像不像叁宝篷的溪涧?"茶汤注入口感温润的甜白瓷杯,有人忽然哼起校歌,歌声混着茶香,在釉色流淌的夜晚轻轻回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