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城微信扫码上门的能不能信,扫码服务可靠性的疑问
最近在本地一些社群和朋友圈里,总能看到“海城微信扫码上门”服务的推广。说实在的,第一次看到那个小小的二维码时,我心里直犯嘀咕:这玩意儿,到底能不能信?
手指滑过手机屏幕,点开那个跳转的页面,服务内容倒是写得清清楚楚,从家电维修到家政保洁,应有尽有。价格看着也挺合理,比实体店还便宜些。可当我看到需要填写详细住址和联系方式时,手指就停住了——把这些信息交给一个没见过面的商家,稳妥吗?
便利背后的隐忧
我有个朋友上个月就试了一次。他家热水器坏了,扫了个码叫了维修师傅。师傅来得倒挺快,修得也利索。可过了两天,他开始接到各种推销电话,对方连他家地址和买了什么服务都一清二楚。这事儿弄得他到现在还后悔:“早知道就不图那个方便了。”
这种扫码服务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,动动手指就有人上门。但问题也跟着来了——这些服务的可靠性怎么判断?万一出了问题,我们该找谁?商家要是删了公众号跑了,我们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。
就在上周,我在小区公告栏还真看到了类似的提醒。物业贴出通知,建议居民谨慎选择这类扫码服务,特别是涉及上门的那类。通知里提到,已经有好几位业主反映,在使用后遇到了信息泄露的问题。
怎么判断靠不靠谱
后来我琢磨出几个小方法。比如先看看这个公众号注册了多久,如果是新注册的,那就得多留个心眼。再比如,可以要求查看师傅的资质证明,正规的服务商都会主动出示。还有啊,最好选择能线下付款的,这样起码资金安全有保障。
我跟一位做网络安全的朋友聊起这事,他直摇头:“现在很多扫码服务连个实体店都没有,出了问题,你连门都找不着。”他建议,如果非要使用,最好通过第叁方平台进行,这样起码有个中间保障。
说到底,海城微信扫码上门的能不能信,关键还得看我们自己的判断。在享受便利的同时,多留个心眼总没坏处。毕竟,安全永远比方便重要得多。
现在每次看到这样的二维码,我都会先想想:这个服务真的需要吗?有没有更稳妥的选择?也许,在数字化生活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,我们也该学会放慢脚步,多想那么一两分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