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家港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子课堂茶香伴读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2:29:34 来源:原创内容

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进教室,空气中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。讲台上语文老师正在讲解《红楼梦》里的栊翠庵品茶,而台下每个同学的课桌上,都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本地绿茶。

这可不是什么兴趣班或者社团活动,而是张家港某中学高二年级的常规语文课。班主任李老师发现学生们下午第一节课容易犯困,叁个月前突发奇想,允许大家自带茶杯泡茶提神。没想到这个小小的改变,让整个班级的氛围都不一样了。

茶杯里的改变

“最开始我就是图个新鲜。”扎着马尾的学习委员小陈笑着说,“后来发现捧着热茶听课,真的不容易走神。”她轻轻晃了晃手里的玻璃杯,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,“这杯碧螺春是我爸去东山出差带回来的,现在成了我的‘上课标配’。”

坐在后排的男生小王原本是碳酸饮料的忠实粉丝,现在却对茶产生了兴趣。“我妈说我终于喝健康饮料了。”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,“其实我就是觉得,喝茶让人心里安静。”

变化是潜移默化的。下午的数学课上,打瞌睡的人明显少了;课间讨论问题时,大家会不自觉地围在一起交流各自带的茶叶;甚至连最坐不住的几个男生,也开始学着耐心等待开水降温,好泡出味道正好的茶。

茶香中的文化

历史老师发现了这个现象,特意调整了教学计划。讲到陆羽《茶经》的那节课,他直接带着茶具来上课,现场演示唐代的煎茶法。教室里茶香四溢,学生们围在讲台前,看得目不转睛。

“原来古人喝茶这么讲究啊!”有同学发出感叹。从那以后,地理课上讲到茶叶产区,政治课上讨论茶产业经济,生物课上分析茶叶成分,都变得格外生动起来。这杯茶不知不觉串起了多学科的知识,让张家港学生品茶喝茶上课这件事,有了更丰富的内涵。

语文老师更是把这个现象写进了教学案例。“品茶需要静心,读书何尝不是?”她在教研组会议上分享心得,“当孩子们学会等待一杯茶泡好,他们也就学会了在阅读中静心思考。”

班长小赵的体会很特别:“我以前总觉得传统文化离我们很远,现在每天捧着茶杯上课,突然觉得那些诗词里的‘寒夜客来茶当酒’,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里。”

不一样的课堂时光

不过,学校里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这个做法。有老师担心会影响课堂纪律,也有家长觉得孩子们会把心思花在攀比茶叶上。面对这些声音,李老师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,让同学们自己讨论该怎么把这件事做好。

“我们约法叁章,”小陈回忆道,“上课不能发出盖杯子声音,不能互相评论茶叶贵贱,最重要的是——茶好喝,但作业还得认真完成。”这些由学生自己制定的规则,大家都很乐意遵守。

现在,这个班级有了个外号叫“茶香班级”。别的班级同学经过时,总会好奇地张望几眼。据说下学期,学校考虑在阅览室也设置饮水机,方便更多学生在阅读时泡茶。

窗外,梧桐树的影子渐渐拉长。教室里,学子课堂茶香伴读时光还在继续。茶杯中升起的热气,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对于成长的故事——有时候,改变就是这么简单,从一杯茶开始,从一种尝试开始,从允许孩子们在规矩之外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开始。

教导主任偶尔会站在走廊上,看着这个特别的班级。他笑着说:“要是哪天他们开始研究茶道,我一点都不会惊讶。”确实,谁知道这些在茶香中读书的少年,未来会泡出怎样的人生好茶呢?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