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州海选场子,荆楚选秀活动现场实录
夏末傍晚的荆州城飘着藕汤香气,我跟着人潮往长江边的大剧院走。老远就看见霓虹灯牌映得江面泛紫光,嚯,这场面比过年赶集还热闹。
检票口挤着个穿戏服的姑娘,水袖缠住了背包带。她急得跺脚:“等会儿要唱《拾玉镯》,这不上赶着出洋相嘛!”旁边大叔咧嘴一乐:“姑娘别慌,咱荆楚儿女哪个不是戏台下长大的?”话音未落,叁下两下就帮她解开了。到底是鱼米之乡的人,连帮忙都带着股江湖侠气。
台前幕后百态图
后台更是热闹得紧。穿民族舞纱衣的姑娘们像彩蝶似的挤在镜前补妆,有个男孩抱着比人高的编钟槌练习手法,木槌差点扫到吊嗓子的老伯。要说最镇定的,还得数角落里边煮茶边背词的评弹演员,紫砂壶往煤炉上一坐,任凭身边锣鼓喧天,他自岿然不动。
梳背头的主持人正核对流程单,突然拍大腿:“下个节目古筝独奏,琴师还堵在荆沙路!”场务小伙子抓起电动车钥匙就往后台跑,运动鞋底蹭得地板吱呀响。穿汉服的姑娘们纷纷提起裙摆让路,那场景活像幅会动的《清明上河图》。
评委席飘来阵阵茶香。花白头发的老先生扶了扶眼镜,笔尖在评分表上游走。他侧身对旁边戴耳机的女评委感慨:“去年在潜江看的选拔赛,选手都会玩电音混编钟了。”女评委挑眉一笑:“您等着瞧,今年保准更有看头。”
忽然观众席响起掌声,原来是社区的阿姨舞蹈队上场了。红绸缎腰带系得紧紧,绣花扇转得溜圆。领舞的阿姨朝台下飞了个眼神,她老伴立即举起手机录像,镜头却总被前排晃动的荧光棒干扰。急得他直接站过道上喊:“孩儿他妈,往左挪两步!”
这场荆州海选场子最动人的,要数那位唱荆州花鼓戏的奶奶。七十叁岁高龄,胭脂抹得匀整,银发梳得溜光。开腔时满场霎时安静,苍凉的嗓音像从岁月深处渗出来的。她下台时冲年轻选手摆摆手:“我也就是来蹭个热闹,这舞台终归是你们的。”
散场时江风正好,参赛的编钟乐队在台阶上即兴合奏。青铜编钟在月光下泛着幽光,年轻乐手们牛仔裤破着洞,手法却稳得像老师傅。有个扎脏辫的姑娘边敲边哼流行曲,竟意外地和谐。古钟新声漫过堤岸,惊起几只夜鹭。
剧场管理员出来催人,话到嘴边又笑了。他掏出手机录了段视频:“我在这守了二十年场子,每次荆州海选场子都像过节。”电动车驮着道具渐行渐远,路灯把斑驳的光影投在青石板上。或许明早清洁工清扫时,会捡到几片亮片、数点金粉,那便是今夜狂欢留下的全部证据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