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冲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,腾冲火车站后街小巷名称
每次从腾冲火车站出来,都能看到一条岔出去的小路,弯弯曲曲地通向后头那片居民区。有朋友头一回来腾冲,出了站总会愣一下,指着那边问我:“腾冲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啊?看着挺有味道的。”
这话还真把我问住了。说来惭愧,在这住了这么多年,经常从那巷口路过,却从来没想过它到底有没有个正式名字。本地人之间提起,多半就说“火车站后头那条巷子”,或者干脆用巷子口那家开了十几年的饵丝店指代——“就老杨家饵丝店旁边那条”。
巷子里的日常风景
你要是走进去看看,会发现那儿根本不是什么景点,就是老百姓过日子地方。窄窄的巷子,两边是有些年头的自建房,一楼好多改成了小店。早上七八点最热闹,卖菜的、吃早点的、送孩子上学的,电动车铃声响个不停。空气中混着烤饵块的米香、稀豆粉的豆香,还有不知哪家飘出来的腌菜膏味道。
往深处走,喧闹声就渐渐小了。有几户人家的墙头爬满了叁角梅,紫红色的花朵垂下来,衬得灰扑扑的墙面都亮堂起来。偶尔能看到老人家坐在门口的小凳上,慢悠悠地拣着菜,或者就只是坐着,看着巷子里来往的人。
我跟巷口修鞋的老师傅聊过,他在这摆了二十多年摊。问他这巷子到底叫什么,他一边敲着鞋跟一边笑:“谁记得哟,我们都说火车站后面。邮递员送信都找得到,要名字干啥?”这话实在,很多地方就是这样,大家用得到、找得着就行,名字反而不重要了。
有名与无名的随想
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,火车站那么气派的建筑都有个响亮的名字,后面这些承载了更多人日常生活的巷子,反倒成了无名之辈。不过这并不影响它的热闹,傍晚时分,下班的人拎着菜匆匆走过,餐馆开始准备晚上的生意,灯火次第亮起,生活气息扑面而来。
后来我特意去社区打听过,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。有说登记的名字是“站后巷”,有说属于某某村民小组,还有说根本就没单独命名。问多了反而糊涂,倒不如就像当地人那样,直接用“腾冲火车站后街小巷名称”来指代更明白。
现在再有朋友问起,我就实话实说——它可能真没有一个官方定的名字。但如果你想知道腾冲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,不妨亲自走一走。名字不重要,重要的是那条巷子里的烟火气,是坐在门口对你微笑的老人,是十块钱就能吃饱的地道早点,是地图上找不到、却真真切切存在着的腾冲日常。
这条没名字的巷子,就像腾冲的许多角落一样,不张扬,不做作,静静地在那里,过着自己的日子。你若路过,走进去感受一下,或许会比去那些热门景点更能理解这座边陲小城的脾气秉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