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伦学生品茶工作室,海伦学子茶艺工作坊
走进海伦学生品茶工作室的时候,总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茶香。那味道不浓不烈,像是初春清晨沾着露水的竹叶,轻轻柔柔地钻进鼻尖。几个学生围坐在原木茶桌前,专注地看着茶艺师手里的盖碗——水流从高处落下,在杯中打了个转,茶叶便舒展开来。
其实很多人第一次听说海伦学生品茶工作室,都会好奇:大学生怎么和茶扯上关系了?现在的年轻人不都爱喝奶茶咖啡吗?可你真要坐下来喝上一杯,就会发现别有洞天。那个总穿着亚麻衬衫的茶艺师小陈说,他大二时偶然尝到同学泡的凤凰单丛,那股蜜兰香让他愣住了——原来茶可以这么好喝。
从一杯茶开始的改变
说来也怪,这间工作室明明藏在教学楼后面不起眼的角落,却总挤满了人。有抱着笔记本过来写论文的,有刚下课过来歇脚的,还有专门来请教茶艺的。桌上的茶具简单得很:一把紫砂壶,几个白瓷杯,还有个竹制的茶则。但就是这么简单的家当,泡出的茶却格外清甜。
记得上个雨天,有个女生红着眼睛进来,说要买最苦的茶。茶艺师什么也没问,给她泡了杯陈年普洱。她喝到第叁泡的时候突然说:“这茶好像...没那么苦了?”茶艺师笑着指指窗外:“雨停了。”其实茶还是那杯茶,只是心境变了。这种小故事在海伦学生品茶工作室里,几乎每天都在发生。
现在的大学生压力不小,论文、考研、就业,每件事都压在心头。可当你握着温热的茶杯,看着茶叶在水中慢慢沉浮,时间好像就慢下来了。隔壁桌的几个男生在讨论小组作业,说到激动处差点碰翻茶壶,惹得大家哈哈大笑。这种轻松的氛围,在别的自习场所还真不太多见。
茶香里的另一种可能
海伦学子茶艺工作坊最近开了新课程,教大家识别六大茶类。第一次课来了二十多人,把屋子挤得满满当当。有个男生认真地记笔记:“原来绿茶不用洗茶啊...”他不好意思地说,自己以前都把龙井当红茶泡。这话引得大家都笑起来,茶艺师赶紧安慰:“能泡出味道就是好的,规矩都是人定的。”
工作坊最热闹的要数周末的茶会。上周的主题是“家乡的茶”,有个福建同学带来了自家的铁观音,还有个云南同学分享了奶奶做的烤茶。那个烤茶的做法特别有意思——先把茶叶放在瓦罐里烤香,再冲入沸水。噼里啪啦的声响伴着浓烈的茶香,把所有人都吸引过来了。
说来也巧,就在这间海伦学生品茶工作室里,好多人都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。上周我还看见两个不同专业的同学约着要去茶山考察,说要把这个写成社会实践报告。你看,一杯茶的工夫,又能放松,又能学东西,还能交朋友,多划算。
黄昏时分,夕阳透过竹帘在茶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几个学生还在讨论着下学期要办“校园茶文化节”的创意。茶壶咕嘟咕嘟地响着,茶香越来越浓。这时候你推门进来,准会有人笑着招呼:“来得正好,这泡岩茶刚到最好喝的时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