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龙耍女娃,与龙共舞的女孩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7:30:16 来源:原创内容

我家那本泛黄的相册里,有张照片特别有意思。叁岁的我骑在爷爷做的竹编龙头上,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。爷爷常说,你和这龙啊,天生有缘分。

这话真不假。从小我就喜欢龙,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神龙,而是活在剪纸里、秧歌中,能和老百姓一块儿玩耍的龙。村里每年正月十五要龙灯,我总追在队伍后头跑,看那布做的龙身在乡亲们手中上下翻飞,龙珠往左,龙首就往左,龙身随即甩出一道漂亮的弧线。那龙啊,分明是活着的。

第一次握住龙把

记得八岁那年,舞龙的陈叔突然把龙把塞进我手里:“丫头,试试?”我愣那儿了。龙把沉甸甸的,竹节硌着手心,粗麻布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。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往前跑,可龙身根本不听使唤,不是缠到腿上就是砸到旁边的人。

陈叔哈哈笑着接过龙把:“耍龙不是蛮力,得懂它的脾气。你把它当活物,它才会听你的。”他手把手教我,怎么借腰力带动手臂,怎么用脚步配合龙身的起伏。“看,这样——”他手腕轻轻一抖,龙布便如波浪般荡开。

慢慢地,我摸到点门道了。原来每条龙都有自己的性格,我们村的这条老龙,性子温吞,动作不能太急;而邻村的新龙则活泼好动,需要更大的幅度才能驾驭。

说来也怪,自从开始耍龙,我这个平时坐不住的野丫头,居然能为了一个动作在院子里练到太阳下山。手心磨出了水泡,水泡破了结成茧,可当我看到龙身在我手中真正“活”起来的那一刻,所有的疼都值了。

十五岁那年,我第一次作为龙头参加了全县的舞龙比赛。上场前,陈叔拍拍我的肩:“别紧张,就当你是在和它跳舞。”音乐响起,我深吸一口气,举起龙首冲进场地。鼓点越来越密,我们的脚步也越来越快,龙身在场中盘旋、腾跃,我完全忘记了比赛,只觉得手中的龙活了过来,带着我,也带着整个队伍在飞翔。

那次我们得了第二名。评委老师特意找到我:“小姑娘舞得很有灵气,把龙的那种精气神都跳出来了。”我不好意思地笑笑,心里却明白,不是我舞出了龙的精气神,是龙把这精气神传给了我。

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多了,愿意学舞龙的越来越少。但我还是会在每个正月,带着村里的一帮孩子练习。最小的那个女孩,五岁的瑶瑶,总踮着脚想摸龙首上的红绸。“姐姐,龙喜欢吃什么呀?”她仰着脸问。我摸摸她的头:“龙啊,最喜欢看孩子们开心的笑脸。”

上个月,隔壁村邀请我们去交流,看到他们的龙灯队里有了好几个年轻女孩的身影。休息时,我们坐在一起聊天,说起第一次举龙把的紧张,说起训练时的汗水,也说起龙身舞动时那种难以言喻的快乐。

也许这就是传承吧——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使命,只是一个女孩把手中的龙把,交给另一个女孩。就像当年陈叔把龙把交到我手里时说的:“这龙啊,认人。它认得真心喜欢它的人。”

明天又是训练日,我得早点去把龙具检查一遍。听说瑶瑶已经能舞动最小的那段龙身了,这小丫头,说不定真能成为我们村下一个“与龙共舞的女孩”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