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城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,聊城附近联系500元一位
最近在聊城的一些本地微信群里,总能看到类似“附近人500元一次”这样的消息闪烁。说实话,第一次划到这种信息时,我愣是盯着手机屏幕看了半天。这价格说高不高,说低也不低,但配上那个暧昧的表述,总觉得哪里怪怪的。
前两天和跑出租的老张聊天,他一边等客一边划拉着手机:“现在这些广告都成精了,你看这个‘聊城附近联系500元一位’,连具体位置都不写清楚。”他摇摇头把手机扔在副驾驶上,“我拉过的客人里,有个小伙子就是信了这种话,加上对方微信转了定金,结果到地方连个人影都没见着。”
藏在价格背后的猫腻
仔细想想,这类信息最让人纳闷的就是那个定价。你说要是正经服务,干嘛不大大方方写明白?偏偏要用“一次”、“一位”这种模糊字眼。我在美食街和摊主老李聊起这个,他擦着桌子说:“这不就是打擦边球嘛!真要做生意,像我这样明码标价多好,一碗面十五块,童叟无欺。”
有个在社区工作的朋友告诉我,他们最近调解过好几起纠纷,都跟这种模糊报价有关。有人以为是普通社交服务,结果到现场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这种玩文字游戏的套路,实在让人防不胜防。
现在的人生活节奏快,有时候确实想找点即时社交,但这种来路不明的“聊城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”信息,风险实在太大了。先不说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,光是个人信息泄露就够呛。我表哥在派出所工作,他说最近接到的新型诈骗报案,十有八九都是从这种“附近人”开始的。
其实在聊城这样生活气息浓厚的城市,真想认识新朋友有的是办法。广场舞大妈都能给你介绍叁五个合适的,何必去碰那些来路不明的“快捷方式”?再说了,现在社区经常组织联谊活动,图书馆每周都有读书会,这些渠道既安全又靠谱。
记得上个月在古楼附近,我就遇见个被这类信息坑了的大学生。他本来以为500元能找到陪聊缓解压力,结果对方收钱就拉黑。小伙子蹲在路边叹气:“这学费交得真冤,够我吃半个月的把子肉了。”
说到底,这种看似方便的“聊城附近联系500元一位”,就像摆在路边的不明包裹,看着诱人,拆开可能就炸了。生活不是拆盲盒,有些代价我们真的付不起。下次再看到这种信息,不如直接划走,约上叁五好友去东昌湖转转,比什么都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