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岩100元小胡同,邻近百元小巷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3:03:34 来源:原创内容

龙岩100元小胡同

那天拐进这条巷子纯粹是个意外。我本来要去中山路找朋友,导航偏偏把我引到这条窄得只容两人并肩的小胡同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头探出几枝叁角梅,有个大妈正坐在竹椅上择空心菜。我顺口问了句:"阿姨,这巷子叫啥名啊?"她头也不抬:"就叫百元胡同呗,早年一百块能在这儿住整月。"

这话倒勾起我的兴趣。现在百元大钞在商场里连件衬衫都买不着,在这儿居然曾经能生活一个月?往前踱了十几步,看见个剃头摊子,老师傅拿着推子正给老主顾修鬓角。红漆木箱上摆着铁皮理发盘,价格用粉笔写在瓦片上:洗剪吹十五元。老师傅见我驻足,笑出一脸皱纹:"小伙子,我这价钱二十年没变啦。"

巷子深处飘来烤红薯的香气,叁轮车上的铁皮桶冒着白烟。隔壁裁缝铺里,缝纫机哒哒作响,老板娘在改一条裤脚。"改裤边五块。"她指了指墙上的价目表,"从前我婆婆就在这做活儿,那会儿改条裤子才收两毛。"我掐指一算,这价钱涨得竟比外面慢得多。

忽然想起朋友提过,龙岩老城区藏着些时光停驻的角落。眼前这龙岩100元小胡同,倒真像被遗忘在时光里的琥珀。修鞋匠在巷口摆开摊子,补鞋跟收叁块;钥匙铺挂着成串的铜钥匙,配一把收五元;连公用电话都还在,虽然现在没什么人用了。

最让我惊讶的是巷尾那家旧书店。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大爷,正用牛皮纸包书皮。"租书一天两毛,买书按原价叁折。"他说这话时,窗外飘进油条香味——隔壁早餐铺的豆浆还是一块五一碗。我突然觉得口袋里那张百元钞票变得很经用,仿佛在这条巷子里突然获得了超能力。

坐在书店门口的小板凳上,我和大爷聊起来。他说这条巷子最神奇的不是物价,而是街坊邻里的相处方式。谁家包了饺子会给左邻右舍都送一碗,下雨了晾在外头的衣服总有人帮忙收。他指着对面水果摊:"那家秤从来都是翘得高高的,称完还要再塞个橘子。"

日头西斜时,我在这条百元小巷弄里解决了晚饭。鱼丸汤八块,拌面五块,再加个茶叶蛋,吃得心满意足才花了十五元。准备离开时,剃头师傅喊住我:"下次来记得赶早,清晨的巷子才好看,家家户户生炉子,炊烟袅袅的。"

走出巷口回到车水马龙的主干道,手机突然弹出消费短信——刚才在商场停车一小时收费二十元。我忍不住回头望去,那个飘着炊烟的小胡同静静卧在高楼大厦的阴影里,像首被遗忘的老歌。或许明天该早点来,尝尝那块钱一个的芝麻烧饼,再听听老师傅们说说从前的故事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