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间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河间茶会大选海选活动室
最近路过城东老街,发现新开了家挺特别的铺子,招牌上写着"河间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"。说真的,头回看到这名字时我愣是琢磨了半天——这又是喝茶又是大选的,难不成要在茶香里选美?
怀着满肚子好奇,我掀开那道青布门帘。迎面扑来的茶香混着老木头的味道,店里坐着几位老人家,正围着红泥小炉争论什么。穿棉麻褂子的店主见我张望,笑着递来一杯金骏眉:"来得正好,咱们这儿在办'河间茶会大选海选活动室'的季度品鉴会。"
茶碗里的民主会
原来所谓"大选",是让茶客们盲品十种当季新茶,每人发叁粒青豆当选票,尝到中意的就投一粒到对应的茶罐里。窗边那位白胡子大爷激动得直拍大腿:"我就说这泡岩茶该得票王!你们偏要选那茉莉香片!"旁边梳髻的阿姨慢悠悠啜着茶:"急什么呀,去年铁观音不也是后半场反超的?"
我捧着暖乎乎的建盏,看瓷碗里茶汤澄亮,忽然觉得这比那些正经八百的评选会有趣多了。在这里,不会泡茶的大学生和喝了一辈子茶的老师傅平起平坐,年轻人带来的冷泡茶也能和老茶客珍藏的普洱同台竞技。
墙角堆着的青花瓷罐上贴着毛笔写的茶名,有个罐子居然俏皮地署着"云雾仙子"。店主见我看得出神,解释道:"这是西郊茶农送来的新品,说要是入选了,他家孙女就要给这茶编支采茶舞。"
茶香里的江湖
第二轮品鉴开始时,气氛愈发鲜活。穿格子衫的小伙子掏出手机非要放古琴曲配茶,说这样才尝得出回甘。他对面的大妈立即反驳:"听我的!该放评剧!这茶汤的韵味就得配《花为媒》!"两人争着争着突然同时笑起来,互相斟满了茶杯。
我发现每个常客都有专属茶具存放在博古架上,紫砂壶柄上刻着"张记",钧瓷杯底写着"1987年置"。最让我触动的是,那个总是独自坐在角落的中年人,今天居然在教两个年轻人辨识茶梗。他说话时手指轻颤,但将茶则倾斜的姿势依然优雅如舞蹈。
暮色渐浓时,投票结果出来了。夺冠的既不是最贵的明前龙井,也不是香气最浓的凤凰单丛,而是茶农老陈自家后院种的野茶。老头儿笑得见牙不见眼,非要给每位参赛者包一包茶籽:"拿回去阳台上种,明年咱们比自家产的!"
走出工作室时,满街华灯初上。我回头望见暖黄灯光里那些晃动的身影,忽然明白这哪里只是品茶——分明是让寻常日子发光的道场。每个人都在茶香里找回些许从容,在投票时重拾对生活的选择权。这样的夜晚,比茶本身更值得细细回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