佳木斯辩辩二维码200叫小妹,佳木斯辩辩扫码200约伴
这几天在佳木斯本地的一些角落里,总能看到类似“佳木斯辩辩二维码200叫小妹”这样的信息。说实话,第一次刷到的时候,我盯着屏幕愣了好一会儿。心里直犯嘀咕:这到底是个什么路数?
街角电线杆上贴着,公厕隔板上写着,就连小吃店门口的招贴画旁边,偶尔也能瞥见一张。白纸黑字打印的二维码,配上那串数字,格外扎眼。有时候下班路过,看见几个小年轻凑在一起扫那个码,边扫边嘻嘻哈哈的,也不知道在乐呵啥。
这事儿没那么简单
我试着问过一个常在那片溜达的大爷。大爷摆摆手,压低了声音:“可别碰这个,前两天老张家的孩子就因为扫了这种码,被骗了好几百。”他说这些码背后的人精着呢,今天叫这个,明天叫那个,有的甚至根本不是本地人。
后来我在一个佳木斯的本地论坛里潜水,发现还真有人讨论这个。有个网友说他试过加那个辩辩,对方张口就要200,说是“见面费”。可钱转过去之后,对方就再也没动静了。下面跟帖的人不少,有的说自己也上过当,有的提醒大家千万别信。
其实想想也是,现在这世道,哪有什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。真要找伴儿出去玩,正经渠道多的是。同学同事,或者参加些同城活动,不比这靠谱多了?那些藏在二维码后面的人,连面都没见过,你就敢转钱?
换个思路看问题
不过话说回来,为什么“佳木斯辩辩扫码200约伴”这种信息能一直存在呢?或许是因为现在有些人太孤单了吧。上班下班,两点一线,周末想找个人一起吃个饭都难。这种时候,看到这种简单直接的信息,难免会心动。
但我总觉得,交朋友不该是这样急吼吼的。佳木斯这座城市不大,走到哪儿都能听见熟悉的东北口音。早市上卖豆腐脑的大婶,公园里下棋的大爷,甚至每天坐同一班公交的陌生人,聊上几句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。
记得上周我在江边散步,碰到几个年轻人在那拍落日。他们看我一个人,主动问要不要帮我拍几张。后来我们聊起来,发现都喜欢摄影,就互加了微信。这不比扫那些来历不明的强多了?
所以啊,下次再看到“佳木斯辩辩二维码200叫小妹”这种信息,我劝你还是绕道走。真想交朋友,不如放下手机,走出门去。佳木斯的夏天多美啊,松花江边的晚风,杏林湖的荷花,哪儿不能遇见几个聊得来的伴儿呢?
生活里的温暖,往往就藏在那些不经意的小事里。可能是买菜时摊主多给的一根葱,也可能是问路时大爷热情的指引。这些实实在在的接触,才是咱们佳木斯人该有的交往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