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州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,盘州缺乏速食场所
这两天在盘州街头转悠,突然发现个挺有意思的现象。想找个能快速解决午饭的地方,愣是转了两条街没找着。隔壁卖水果的大姐一边削着菠萝一边说:“这会儿想随便吃个快餐?得往老城区那头走喽。”
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盘州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这事儿,还真不是错觉。去年这时候满大街的盒饭摊子,今年怎么就消失了大半?我跟开面馆的老陈聊起这个,他擦着围裙直摇头:“租金涨得厉害,做快餐利润薄啊。现在大家都改做火锅炒菜了,客单价能高些。”
便民小摊都去哪了
记得前两年,写字楼附近总能看到推着小车卖盒饭的。十五块钱两荤两素,还能免费加饭。现在可好,想找个这样的摊子得靠运气。昨天在金融街碰到个老熟人,他苦笑着说:“以前下楼就能买到便当,现在得提前半小时点外卖。要是开会忙忘了,那就只能饿肚子咯。”
其实这事儿挺矛盾的。你说盘州发展这么快,餐饮选择应该更多才对。但偏偏是最基础的快餐服务,反而在慢慢变少。我跟几个外卖小哥闲聊,他们说现在送得最多的是奶茶和烧烤,正经的工作餐订单确实少了。
这事儿让我想起上周在开发区遇到的情景。中午十二点,七八个工人坐在马路牙子上,手里捧着从家里带的饭盒。问他们怎么不叫外卖,其中有个老师傅笑呵呵地说:“叫过两次,等送到都一点多了,下午还要上工呢。”
盘州缺乏速食场所的问题,看起来挺影响日常生活节奏的。年轻人可能觉得点外卖就行,但对很多上班族来说,还是希望能有个即买即走的地方。特别是中午休息时间短,等外卖确实挺耽误事的。
有意思的是,有些商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。前几天看到有家便利店开始卖现煮的米粉,生意还挺火爆。老板娘跟我说:“很多人就是图个快,站在柜台前五分钟就能吃完。”这倒是个好思路,既不用占太多地方,又能满足大家的需求。
不过要说完全没解决办法也不对。老城区那边还是有些坚持做快餐的老店,就是位置偏了点。那天我特意绕过去看了看,都快下午两点了,店里还有人在吃饭。老板说主要做街坊生意,都是十几年的老主顾。
现在想想,盘州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这个现象,可能跟城市发展阶段的转变有关。商铺租金在涨,人工成本在涨,做小生意确实不容易。但普通打工人的吃饭需求,总得有个着落不是?
昨天路过一个新建的商业广场,看到有家餐厅挂着“工作日午餐”的牌子。进去一问,原来是专门为附近上班族准备的套餐,二十分钟就能上齐菜。这倒是个不错的折中方案,既保证了速度,品质也比路边摊要好。
说到这儿,我突然想起个事儿。前阵子社区搞民意调查,居然有人提议在公交枢纽站设快餐点。这个主意真不错,既方便等车的乘客,又能缓解周边的用餐压力。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落实。
其实吧,盘州缺乏速食场所这个问题,说大不大,说小也不小。它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,也反映了城市商业生态的变化。或许再过段时间,会有新的模式出现来解决这个矛盾。毕竟有需求的地方,总会有人想办法满足的。
今早去买豆浆的时候,听到两个学生在讨论创业计划。其中一个说想开个智能餐柜,提前手机下单,到点自取。听着挺新鲜的,要是真能做起来,说不定能缓解现在的情况。
说起来,每个城市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。重要的是能及时发现,然后大家一起想办法。就像现在,虽然快餐选择少了,但也催生了不少新的用餐方式。日子总要过,饭总要吃,办法总比困难多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