亳州学生品茶上课,校园茶韵课堂

发布时间:2025-11-07 18:48:48 来源:原创内容

走进亳州叁中的教学楼,空气里飘着的不是粉笔灰味儿,倒有一股淡淡的茶香。这可不是什么教职工茶话会,而是高二(7)班正在上的语文课——每个学生课桌上都摆着青瓷茶杯,老师讲着《红楼梦》里的栊翠庵品茶,同学们跟着轻啜自己杯中的亳州白茶。

“别急着咽下去,让茶汤在舌尖转两转。”语文李老师端着茶杯在过道里边走边说,“曹雪芹写妙玉论茶,说一杯为品,二杯是解渴的蠢物——你们现在这口茶,是品还是解渴呀?”教室里顿时响起窸窸窣窣的笑声,有个男生不好意思地把正准备豪饮的茶杯轻轻放回桌上。

当茶杯遇见课本

这门特别的“校园茶韵课堂”已经开了大半年。起初还有家长担心:上课喝茶会不会分心?可实际操作下来,孩子们反而更专注了。

“说来也怪,捧着温热的茶杯,念‘寒夜客来茶当酒’时,真的能闻到诗里的茶香。”扎着马尾的学习委员张晓琳说。她之前背古诗总是记不住,现在每次喝茶都会联想相关诗句,苏轼的“酒困路长惟欲睡,日高人渴漫思茶”简直像是为她写的。

茶不仅出现在语文课。历史老师讲到茶马古道,地理老师分析亳州茶叶种植的土壤气候,连生物课都拿来讲解茶多酚的作用。茶杯成了连接各科知识的奇妙媒介。

最让人惊喜的是变化发生在那些坐不住的男生身上。之前上课总爱搞小动作的王明同学,现在能安稳地泡完一壶茶,还悄悄在周记里写:“原来慢慢做事这么有意思。”

茶香里的悄悄改变

班主任刘老师翻着这学期的班级日志,忍不住感慨:“上学期这时候,光调解同学矛盾就花了多少时间。这学期倒好,课间经常看见叁五个同学围在一起喝茶聊天,气氛都不一样了。”

确实,茶桌成了新的社交空间。哪个同学心情不好了,同桌会默默给他续杯热茶;小组讨论陷入僵局,有人提议“先喝口茶再想想”,紧张感就化解了大半。就连最难处理的青春期矛盾,也在这氤氲茶香中变得柔和起来——毕竟,当你和别人共饮一壶茶时,说话的语气自然会温和几分。

这种改变甚至延伸到了校外。上个月学校开放日,很多家长惊讶地发现,自家那个毛毛躁躁的孩子,居然能稳当地完成温杯、置茶、冲泡、奉茶这一整套动作。有个妈妈当场红了眼眶:“第一次喝到孩子泡的茶...”

教导主任坦言,刚开始推行“亳州学生品茶上课”时,他心里也在打鼓。但现在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:“有些教育,光靠说教是不够的。得让学生亲身去体验,去感受。”

窗外,亳州特有的亳菊开得正盛。教室里,少年们小心地往茶壶里注水,看茶叶在水中舒展,就像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成长——不疾不徐,自有节奏。茶杯里盛着的,何止是清香的茶水,更是青春岁月里最耐人寻味的滋味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