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都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,邻近街巷游玩场所
穿过昌都车站熙熙攘攘的人群,拐进旁边一条不起眼的小巷,仿佛瞬间切换了频道。外面的车马喧嚣像被一道无形的墙隔开,耳边顿时清静下来。
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两旁是些老旧的藏式民居,白色墙壁上有着整齐的黑色窗框,偶尔能看到窗台上摆着几盆格桑花。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把影子拉得老长。几个本地老人坐在自家门槛旁,手里转动着转经筒,嘴里喃喃念着经文,看到陌生人经过,会抬起头对你温和地笑笑。
往里走,巷子变得越来越有意思。有个阿姨在自家门口支了个小摊,卖着热腾腾的酥油茶和糌粑。她见我好奇地张望,便热情地招呼:“来坐坐嘛,喝碗茶歇歇脚。”我坐下来,她一边倒茶一边说:“我们这条巷子啊,好多人都喜欢来走走,比外面马路舒服多了。”
巷子里的惊喜发现
喝完酥油茶继续往前,巷子深处传来叮叮当当的响声。循着声音找过去,原来是家小小的银匠铺。老师傅正专注地敲打着一块银饰,桌上摆满了各种半成品。他看见我站在门口,也不介意,反而招呼我进去看看。“这些都是手工做的,”他拿起一个正在雕刻的转经筒银饰,“每件都不一样。”
再转个弯,眼前突然开阔了些。这里竟藏着个小广场,几个孩子正在踢毽子,嘻嘻哈哈的笑声在巷子里回荡。旁边有棵老槐树,树荫下摆着几张石凳,坐着几个下棋的人。我看着这景象,忽然觉得,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啊。
这时我才注意到,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子,其实藏着不少有趣的小店。有卖传统藏装的,有做藏香的小作坊,还有家特别小的书店,里面堆满了藏文书籍。店主是个年轻人,他说这些书都是从各地收集来的,“有些都快绝版啦”。
走着走着,闻到一股特别香的味儿,原来是家做藏式点心的家庭作坊。刚出锅的“卡赛”金黄酥脆,老板娘非要让我尝一个。“我们自己家里做的,比外面卖的材料实在。”她笑着说。咬一口,满嘴都是奶香味,确实好吃。
在巷子里转悠的时候,我遇到一位正在喂猫的老奶奶。她告诉我,这条巷子其实有个名字叫“幸福巷”,已经有很多年历史了。“以前啊,这里可热闹了,”她边说边撒着猫粮,“现在年轻人都在新城那边跑,知道这里的人不多了。”
不知不觉,太阳已经开始西斜。我恋恋不舍地往回走,心里却在盘算着明天还要再来。这条看似普通的小巷,就像个装满惊喜的宝盒,每走几步都有新的发现。那些隐藏在寻常生活中的美好,往往就藏在这样不起眼的地方,等着有心人去发现。
回到车站附近,重新融入喧嚣的人流,刚才在巷子里的经历就像做了一场美好的梦。但嘴里还留着酥油茶的余香,手里还捏着银匠铺的名片,提醒着我那些都是真实的。如果有机会来昌都,不妨也去那些邻近街巷游玩场所转转,说不定你也会发现属于自己的小惊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