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城同城喝茶上课,宣城品茶学习交流同城约
最近刷手机,总能看到“宣城同城喝茶上课”这几个字,心里挺纳闷的,喝茶就喝茶,怎么还跟上课扯上关系了?直到上周,我被朋友硬拉去参加了一次,才算真正搞明白这是怎么回事。
那是在宛溪河边的一家小茶馆里,推开木门,就闻到一阵淡淡的茶香。本以为就是个普通聚会,结果发现里面坐了十几个人,男女老少都有。活动开场,一位四十来岁的大姐笑着招呼我们:“今天咱们这个宣城品茶学习交流同城约,就是让大家放松放松,交交朋友。”
穿着棉麻衣裳的茶艺师小陈是我们的老师。她没讲什么高深理论,就是一边泡茶一边聊。她说:“你们看这太平猴魁,叶子这么长,得用高冲的方法,让茶叶在水里翻腾起来。”她手腕一抬,热水从高处落下,茶叶在玻璃杯里上下飞舞,确实好看。
不只是喝茶那么简单
让我意外的是,参加的人都很投入。坐在我旁边的大叔是做会计的,他说平时工作压力大,来这里泡茶能让他静下心来。对面的大学生小林则对茶文化特别感兴趣,问了好多对于茶叶保存的问题。
小陈教我们怎么辨别不同季节的茶叶,她说:“春茶鲜,夏茶涩,秋茶香。咱们宣城周边的高山茶,现在正是品春茶的好时候。”她让我们轮流闻干茶香、看茶汤色、品茶滋味。我学着她的样子,把茶杯端到鼻前,还真的闻出了那股清幽的花果香。
最有意思的是实践环节。我手忙脚乱地尝试冲泡,水温不是太高就是太低。旁边的大姐看我笨手笨脚的,忍不住指点:“你注水慢一点,沿着杯壁下去。”试了几次,总算泡出一杯还算不错的茶汤。
中间休息时,大家很自然地聊开了。有人分享自己常去的茶馆,有人讨论哪里的茶叶性价比高,还有人约着下次一起去泾县看采茶。这种轻松自在的氛围,确实比单纯的喝茶有意思多了。
交朋友的新方式
活动快结束时,我发现最初那种陌生感完全消失了。大家互相加了微信,约好下个月再聚。小林笑着说:“这样的宣城同城喝茶上课真不错,既能学到东西,又能认识新朋友。”
回家的路上,我一直在想,现代人住在同一个城市,却常常感觉孤独。而这种把学习、品茶和社交结合在一起的活动,反而让人找到了真实的连接。它不像饭局那样喧闹,也不像培训班那么严肃,就是在一杯茶的工夫里,大家自然而然地熟络起来。
现在回想起那天的经历,最难忘的不是学会了多少茶知识,而是那种温暖的氛围。素不相识的人因为对茶的兴趣聚在一起,分享生活中的点滴,这种感觉真的很特别。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种活动形式,它给忙碌的生活打开了一扇透气的小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