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口学生600块钱随叫随到,学生服务随时响应600元
最近在龙口的朋友圈里,总能刷到这么一句话——龙口学生600块钱随叫随到。乍一听可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,现在学生的时间都这么值钱了吗??仔细一问才知道,原来这是一群本地大学生自发组织的服务团队,从帮忙搬家、排队代购,到临时跑腿、文件打印,只要在合理范围内,他们真的能做到一个电话就出现,而且统一定价就是六百块。
这六百块到底花得值不值?
我特意找了个周末去实地看了看。在龙口大学城旁边的奶茶店,见到了正在等活的王同学。他刚帮隔壁小区的阿姨修好了电脑系统。“其实这600块钱不是按小时算的,”他吸了口珍珠奶茶,“比如上次帮人布置求婚现场,我们从下午叁点忙到凌晨,平分下来每人还不到两百。但上周有个老板急着送合同,十分钟的活儿也照样付六百。”
正在整理传单的李同学插话:“最夸张的是上周二晚上,有个烧烤店老板的收银系统崩了,我们学计算机的班长穿着睡衣就跑去了。”她笑着说,“其实很多老客户现在都成了朋友,有时候顺手的小事我们也不另外收费。”
这种学生服务随时响应600元的模式,倒是解决了些实际问题。开便利店的张姐告诉我:“现在年轻人脑子活,我店里那个会员系统就是他们给弄的,比专门找公司省了起码两千块。”
不只是赚零花钱这么简单
跟他们聊深了才发现,这群学生搞的这个服务,背后还挺有想法的。组织者小陈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叁学生:“我们是在模拟一个微型公司,接单、派单、质量控制都要规范运作。上周我们还拒绝了个代写论文的请求,有些钱不能赚。”
正在记账的会计专业小王抬头补充:“其实每个月最多接二十单,再多就影响学习了。但就是这二十单,让我们把课本上的知识都用活了。”他翻开记账本给我看,上个月他们甚至拨出了10%的收入作为应急基金。
这种学生服务随时响应600元的运作,意外地成了实践课堂。教管理学的刘老师说他在考虑把这个案例写进教案:“这些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成了实际能力,比如上周他们用运筹学知识优化了服务路线,送货效率提高了40%。
晚上八点多,我准备离开时又来了个新订单——帮小朋友调试新买的编程机器人。两个男生抓起工具包就往外走,其中一个回头笑笑:“这单应该挺有意思,说不定能学会怎么教小孩子编程。”望着他们消失在夜色里的背影,我突然觉得,这六百块买的可能不只是服务,更是这群年轻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勇气。
龙口的夜晚渐渐深了,但他们的手机屏幕还亮着。也许明天又会有新的挑战,可能是修水管,可能是调试设备,也可能是帮老人设置智能手机。这种龙口学生600块钱随叫随到的服务,正在用最直接的方式,书写着属于这座海滨小城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