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瓯怎么知道微信附近的人能不能约,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约
最近在贴吧看到个挺有意思的帖子,有位建瓯的老铁发问:微信附近的人到底能不能约出来?这条动态下面跟了上百条评论,有人说成功过,也有人吐槽全是微商和广告。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个接地气的话题。
那些年在建瓯刷到过的附近的人
记得刚有附近的人功能那会儿,确实挺新鲜的。在胜利路喝奶茶时随手刷两下,真能加到几个附近茶馆打牌的朋友。不过现在情况不太一样了,前两天在建瓯街头做了个小测试,在芝城广场附近刷了二十个人,有八个是房产中介,五个代购,叁个健身房顾问,剩下四个倒是正常账号,但打招呼都没回音。
有人说要看资料完整度,其实这个说法不太准确。我见过介绍写得特别真诚的账号,结果聊两句就开始推荐理财产物;也碰到过头像模糊的账号,反而聊到了建瓯哪家光饼最地道。这东西真像开盲盒,你永远猜不到下一个匹配到的是什么人。
有个在福州工作回建瓯探亲的朋友说得挺在理:现在大家防骗意识都强了,谁都不会轻易通过陌生人的好友申请。特别是在建瓯这样熟人社会明显的小城,说不定随便匹配到的人,拐两个弯就是亲戚的邻居,所以彼此都更谨慎些。
怎么判断对方是不是真人
其实有个小窍门,看朋友圈更新频率和内容。真实用户的朋友圈会有生活轨迹,可能上周发过云际山的照片,前天吐槽过建瓯的暴雨,今天又晒了家楼下的锅边糊。而营销号的朋友圈要么全是广告,要么就是复制粘贴的鸡汤文。
打招呼的方式也很关键。直接发“约吗”的基本没戏,倒是可以试试用建瓯本地话题破冰。比如说“看定位你也在二中附近啊,知道哪家扁肉最好吃吗”,这种带地域特色的开场白反而更容易打开话匣子。毕竟在建瓯这样的小城,共同生活经验比什么都强。
不过要提醒的是,现在有些骗子会伪装得很真实。他们可能会盗用本地人的照片,朋友圈也会伪装更新。这时候就要留意聊天内容的细节,比如问他们水西桥现在修好了没,或者四宝小镇最近有什么活动,对方要是答不上来或者含糊其辞,那就要多留个心眼了。
最近发现个现象,很多建瓯年轻人开始转战其他社交方式。比如本地的羽毛球群、登山队,或者周末的桌游局。在这些线下活动里认识的人,反而比网上刷到的更真实可靠。毕竟面对面交流过,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。
说到底啊,建瓯怎么知道微信附近的人能不能约这个问题,答案可能就在我们日常生活里。与其盯着手机屏幕猜测对方能不能约,不如多走出家门,去鼓楼前看看老人家下棋,去建发悦城中心参加个活动。在这个智能手机普及的年代,真实的相遇反而变得格外珍贵。
有位常年在建瓯开出租的师傅说得实在:现在人都活得太急了,刷两下手机就想交到朋友。要我说啊,缘分这东西急不得,该遇见的总会遇见。这话虽然朴素,但细想还真是这个理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