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兴大学校鸡的暗号,东兴大学校园鸡的暗语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9:51:01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个流传在校园角落的暗语

最近在食堂吃饭时,我总听见隔壁桌的学弟学妹凑在一起低声说着“今晚约校鸡吗”。刚开始我还挺纳闷,东兴大学什么时候养鸡了?直到有次路过图书馆后门,看见几个美术系的同学扛着画板匆匆赶路,嘴里念叨着“再不去占位置,校鸡就要飞走了”,我才恍然大悟——原来这根本不是说真的鸡。

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。你知道我们学校艺术楼旁边有片小竹林吧?去年秋天开始,不知谁在那里放了几个废旧画架。本来挺普通的物件,可每当夕阳斜照,竹影投在画架上的时候,那光影交错的效果特别美。最先发现这个的是摄影社的同学,他们给这个景取了个外号叫“校鸡”,意思是校园里最出片的角落。

后来这个叫法慢慢传开了,但为什么变成暗号了呢?主要是因为去那里拍照的人太多,好机位得靠抢。同学们心照不宣,互相问“找到校鸡了吗”,其实就是问有没有占到好位置。有次我看见两个男生在走廊打哑谜似的比划,一个说“老地方”,另一个回“叁刻钟”,后来才知道他们约的是下午叁点四十五分在竹林见面,那时候的光线最适合拍人像。

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,不同院系对“校鸡暗号”还有不同的理解。我们中文系的同学管它叫“诗意栖息地”,经常带着本子去那里写生;设计学院的同学更直接,直接喊它“灵感发射器”;而理工科的同学最实在,他们在群里约时间都会精确到分钟,比如“校鸡18:37”,因为那个时间点夕阳刚好穿过第叁棵竹子。

这种校园暗语就像学生之间心照不宣的小秘密,它不只是个地点代号,更像是我们共同拥有的校园记忆。记得上周下雨,有人在表白墙上发帖:“校鸡感冒了,记得收衣服”,下面跟了几十条关心的回复。这种默契,恐怕只有东兴大学的学子才能懂吧。

现在每次听到有人提起校鸡的暗号,我都会会心一笑。这些看似无厘头的校园文化,其实正悄悄编织着我们的大学生活。或许十年后回到母校,我还会习惯性地往小竹林望一眼,看看那时的光影里,是否还有举着相机的年轻身影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