井冈山150的爱情在哪条街,井冈山150的爱情在哪条路
那天翻老照片,突然看到一张边角泛黄的合影。背景是井冈山茨坪那条如今已经繁华无比的街道,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“150留念”。这行字让我恍惚了好一阵子——井冈山150的爱情,到底是在哪条街呢?
说起这个“150”,现在很多人可能一头雾水。其实在七八十年代,这是当地人才懂的暗号,特指井冈山大厦。那时候大厦刚落成,正好150级台阶从街面直通正门,年轻人约会都爱说“150见”。久而久之,“150”就成了那代人的青春代号。
那条改变命运的街道
表叔和表婶的爱情故事就是从那儿开始的。1985年夏天,表叔在150台阶上等了整整叁个小时,就为把两张电影票递给下班的表婶。表婶后来总说,其实她早看见他了,故意在供销社多晃了两圈,“就想看看他到底能等多久”。
现在的井冈山大道早已不是当年模样。柏油路面拓宽了,沿街商铺亮堂得晃眼,只有那栋改造过的大厦还立在原处。台阶从150级改成了80级,装了扶手的阶梯更方便了,却再也找不到当年需要数着步子小心翼翼往上走的感觉。
我特意去问了表叔,当年他们约会都走哪条路。表叔眯着眼想了半天:“哪条路?就从150门口那条路呗,有时候往烈士陵园方向,有时候往南山公园。那时候路灯暗,走远了还得打手电筒。”他说着突然笑起来,“有一次你表婶高跟鞋跟卡在石板缝里,我们蹲在路边弄了半天。”
这样的故事,在当时的井冈山几乎每天都在上演。150门前的街道见证了多少青春的悸动,那些欲言又止的告白,那些并肩走过的夜晚,都沉淀成了岁月里最温柔的部分。
其实想想,重要的从来不是具体哪条街哪条路。就像表叔说的,他们那代人的爱情,是走在哪条路上都觉得踏实,因为两个人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。现在年轻人总爱问“爱情在哪条街”,或许答案就藏在共同走过的每一步里。
前几天路过改造后的井冈山大道,看见一对白发老人互相搀扶着数台阶。老太太嗔怪道:“现在台阶少了,你都记不住数了。”老先生回得理所当然:“台阶少了,陪你走的路可一点没少。”这话听着真让人暖心。
所以啊,真要问井冈山150的爱情在哪条街,我倒觉得,它既在记忆里的那条老街,也在正在走的这条新路,更在愿意一起走下去的每一条路上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