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雄火车站小巷子,邻近的楚雄站小街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6:59:50 来源:原创内容

楚雄火车站小巷子,邻近的楚雄站小街

每次从楚雄火车站出来,我都不急着去赶车。有个地方,像磁铁一样,总把我的脚步吸过去。那就是车站旁边,那条不起眼的小巷子。本地人更习惯叫它“楚雄站小街”,听起来更亲切,更有烟火气。它就在出站口往右一拐的地方,喧闹被瞬间甩在身后,另一个世界在眼前铺开。

说它是条街,其实有点抬举它了。窄窄的,两边的老房子墙皮有些斑驳,露出里面岁月的颜色。阳光在这里也变得吝啬,只在中午时分,才肯大大方方地洒下来,把青石板路面照得发亮。但就是这条不起眼的小路,藏着楚雄最地道的呼吸。

巷子口,总有一位阿婆守着她的烧饵块摊子。那小摊,推车都蹬得掉漆了,但米香和炭火气却十几年如一日地醇厚。阿婆话不多,看你过来,就抬抬眼,手上的动作一点不慢。饵块在炭火上烤得鼓起了小泡,刷刷酱,夹上根油条,热乎乎地递到你手里。咬一口,外脆里糯,酱香混着米香,那滋味,比车站里任何快餐都来得实在、妥帖。这份味道,是这条楚雄火车站小巷子给我的固定开场白。

再往里走,声音和气味就丰富起来了。卖水果的小贩不用喇叭,全靠一副好嗓子,“昭通苹果,甜得很嘞!”旁边修理铺的师傅,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什么,收音机里放着听不太清的彝家调子。还有几家小饭馆,招牌被油烟熏得有些模糊,但门口炖着牛肉的大锅,翻滚着浓汤,那股子醇厚的肉香,就是最好的活广告。你能看到穿着民族服饰的阿姨,提着菜篮子和店家熟稔地讨价还价;也能看到刚下火车的旅人,拖着行李箱,好奇地张望,寻找一个能填饱肚子的地方。

我特别喜欢在下午叁四点钟,人不多的时候来这里晃晃。阳光斜斜地打过来,把人和物的影子都拉得老长。这个时候,你能看到那只花猫,慵懒地趴在杂货店的柜台上打盹,仿佛它才是这条街真正的主人。隔壁茶馆里,几个老倌可能已经坐了一下午,一壶茶,一盘棋,时光在他们身边好像走得特别慢。

你说这条楚雄站小街有多特别的风光吗?好像也没有。它没有精致的咖啡馆,没有网红打卡点。它的魅力,全在这些琐碎的日常里。它是一种活着的、正在呼吸的状态。火车站代表着抵达与离开,是奔波的,是匆忙的。而仅仅一墙之隔的这条小巷,却固执地保持着一种慢节奏,它安抚着旅途的疲惫,也慰藉着寻常的日子。它像一个城市的记忆锚点,无论外面的世界变得多快,这里还保留着一点旧时的温度和模样。

天色渐渐暗下来,小巷里的灯一盏盏亮起,不是那种刺眼的白炽光,是暖黄色的、有点昏暗的灯光。这光晕笼罩下的小街,又换了一副面孔。食物的香气更浓郁了,下班的人、归家的学生,让这里重新热闹起来。我站在巷口,回头望去,那片温暖的灯火与车站广场的清冷灯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一个是出发,一个是归来;一个是远方,一个是家旁边的那条小街。

下次你若从楚雄火车站下车,不妨也去这条小巷子里走一走。不必带着什么目的,就是随便逛逛。尝一口阿婆的烧饵块,听一听市井的嘈杂,感受一下那种被生活实实在在填满的感觉。这条楚雄火车站小巷子,或许能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,更真实的楚雄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