滨州100米内附近的人,周边近距离同城友邻
你说这事儿巧不巧,昨天傍晚我下楼拿快递,正好碰上隔壁单元刚搬来的小伙子。他抱着个纸箱有点不知所措,原来是想找附近修电脑的店铺。我顺手给他指了路,两人就站在小区花园聊了会儿。这才知道他在科技园上班,和我弟还是同行。
现在想想啊,要不是因为住得近,我们可能永远都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。滨州100米内附近的人,听起来是个冷冰冰的概念,可实际上藏着多少温暖的遇见呢?
钢筋水泥里的温度
我特别喜欢晚饭后在小区散步。不是有句话叫“远亲不如近邻”嘛,虽然现在大家见面就是点点头,但真遇到事儿的时候,这些周边近距离同城友邻反而最靠得住。上周我家水管漏水,在业主群里问了一句,马上就有叁四位邻居给出主意,还有人直接把维修师傅的微信推了过来。
其实很多人在滨州生活了几年,对门住着谁都不清楚。倒是每天在菜市场、便利店、公交站碰面的那些熟悉面孔,慢慢成了生活中特别的存在。那个总是多给我抓把香菜的王阿姨,健身房总抢不到跑步机的小张,还有便利店收银时会聊两句的姑娘——这些滨州100米内附近的人,组成了我们真实的生活圈。
有时候觉得,现代都市把人都装进了一个个格子里,可人心终究是渴望连接的。就像昨天我闺蜜还在说,她家宝宝发烧,急得团团转的时候,是楼上那位退休的儿科医生帮忙做了应急处理。这种安心感,真的是多少钱都买不来。
现在很多手机软件都在推同城交友,其实最实在的联系不就在身边吗?早上遛狗时打招呼的大爷,晚上扔垃圾遇到的上班族,周末在儿童乐园一起带娃的家长……这些不经意的交集,让冰冷的楼宇有了温度。
说到这儿,想起个有意思的事。我们楼里有位独居的刘奶奶,子女都在外地。结果整栋楼的年轻人自发排了班,谁下班早就去敲个门看看。这种默契,大概就是现代版的“邻里守望”吧。
生活在滨州这座城,我们每天都在和各种人擦肩而过。如果愿意稍微放慢脚步,对周边近距离同城友邻多一份留意,或许就能发现,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,就藏在方圆百米之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