潞城火车站小巷子,潞城站旁旧街景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4:10:07 来源:原创内容

站在潞城火车站出站口,一股熟悉又陌生的气味便扑面而来。那是铁轨枕木的柏油味、远处小饭馆飘来的油烟味,还有老街老墙在雨后散发出的、略带潮气的青苔味道,几种气息混在一起,成了这个地方独有的标签。我每次回来,都先被这味道包裹住,心里才觉得,哦,是真到家了。

脚步不自觉地就拐进了车站旁那条小巷子。这条潞城火车站小巷子,窄窄的,两边是些上了岁数的老房子,墙皮斑驳,露出里面深浅不一的砖色。阳光这时候斜斜地照进来,把屋檐的阴影拉得老长,一块明一块暗地铺在青石板上。巷子口那家剃头铺子的老师傅,还在用那把老旧的推子,给一位闭着眼打盹的老街坊理发,嗡嗡的声音,像一首不变的背景音乐。

巷子里的旧时光

往里走,便是那潞城站旁旧街景了。杂货铺的老板娘正倚在门边剥毛豆,看见我,抬了下头,笑着用本地话问了句:“回来啦?”我点点头。她也不多话,继续手里的活计。这种不带客套的招呼,反而让人心安。旁边的五金店、裁缝铺,生意都显得淡淡的,店主们似乎也并不着急,守着铺子,更像是守着一份过日子的节奏。

我特别喜欢看那些窗台上、墙角边堆放的老物件。生锈的铁皮信箱、没了铃铛的旧自行车、还有那种印着大红喜字的搪瓷脸盆。这些东西,在别处怕是早进了垃圾堆,可在这儿,它们就那么自然地待着,成了风景的一部分,诉说着过去几十年的家常。

一位坐在竹椅上的老人,摇着蒲扇,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唱着上党梆子。我在他旁边停了会儿,他没看我,却像是自言自语,又像是对我说:“这巷子啊,以前热闹着哩。火车一响,黄金万两。南来北往的人,都打这儿经过。”他顿了顿,扇子朝巷口指了指,“那头,以前还有个说书场子……”声音渐渐低下去,仿佛沉进了回忆里。

这话让我心里一动。眼前安静的巷子,忽然在脑海里鲜活、拥挤起来。我仿佛能看见几十年前,刚下火车的人们,提着大包小裹,涌进这条巷子,寻找吃食、歇脚,或是一路奔波后的一点慰藉。那时的潞城火车站小巷子,该是怎样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象。

新旧交错的光影

当然,巷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偶尔也能看见一两家新开的奶茶店,装修得亮亮堂堂的,在灰扑扑的街景里显得有些扎眼。年轻的男孩女孩们聚在门口,说笑着,他们的活力与这条巷子固有的沉静,形成一种有趣的对照。老与新的东西,就这么别扭又和谐地共存着。

再往前走,能闻到一股浓郁的酱香,那是老酱园的味道。走进去,巨大的陶缸整齐排列,老师傅正在翻搅着缸里的豆瓣酱。他跟我说,这手艺,这地方,几十年了都没变过。“现在年轻人嫌这东西土喽,”他笑了笑,“可老邻居们,就认这个味儿。”我买了一点辣酱,准备带回家。这味道,是超市里那些精美瓶装货无法替代的。

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巷子里亮起了零零星星的灯火,不是那种雪亮的路灯,而是从各家窗户里透出来的、温温吞吞的光。车站那边传来一声悠长的汽笛,又一列火车要出发了。它载着一些人离开,也很快就会载着另一些人回来。而这条潞城站旁旧街景,依旧会在这里,用它自己的方式和节奏,迎送着,也留存着。

我转身往家走,手里攥着那瓶辣酱,心里是满的。这巷子看似破旧,却像一条根系,稳稳地扎在这片土地上,连接着许多人的过去和现在。它可能没那么光鲜,但那份真实的人间烟火气,恰恰是最抚慰人心的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