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芝100米内学生约,附近学子相约聚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7:02:47 来源:原创内容

林芝的春天来得特别早,桃花还没谢完,暖风就已经把学校的铃声吹得格外清脆。那天我刚搬进新租的房子,就听见楼下传来一阵嬉闹声——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正围在便利店门口,商量着周末要去哪里写作业。

“要不老地方?就小区后面那家书吧,走过去还不到一百米。”

这句话突然让我想起自己学生时代,那时候我们总爱约在学校后门的奶茶店,好像离教室越远,脑子就越清醒似的。现在看着这些林芝的孩子们,突然觉得有些场景无论相隔多远都会重演。

百米内的相遇

说来也巧,我住的这栋楼离林芝中学真的特别近。有天早晨买豆浆时,听见两个男生在讨论物理题,其中一个挠着头说:“这题昨天自习课老师刚讲过,我怎么又忘了?”另一个笑着拍拍他肩膀:“怕什么,反正咱们住得近,随时都能约着复习。”

这种随口的约定,在这片街区再平常不过。下午放学时分,总能看到叁叁两两的学生约着去写作业。有时候是去转角的藏面馆,有时候是去街心公园的石凳上。他们书包里装着课本,脸上却挂着轻松的笑,仿佛学习这件事因为有人作伴,就变得没那么沉重了。

记得有个周五傍晚,我路过经常光顾的甜茶馆,正好遇见常碰面的叁个高中生。扎着马尾的女孩正在本子上画着示意图,另外两个男生凑在旁边看。“这样理解就容易多了,”女孩说着把本子推过去,“以后咱们就固定在这儿学习吧,反正都在一百米范围内,回家吃饭也方便。”

这样的画面让我站在门口愣了会儿神。现代人总把学习想象得太过孤独,却忘了互相陪伴本身就是最好的催化剂。

藏在生活里的课堂

有趣的是,这种随性的学习聚会并不局限于室内。有个周六上午,我在菜市场旁边的空地上,看见五个学生围成圈坐在花坛边上,膝盖上摊着课本和试卷。问起来才知道,他们是附近住户的孩子,从初中到高中都有。

“在家总想躺床上,出来反而能静下心,”戴眼镜的男生推推镜框,“而且我们住得近,谁有不懂的题目在群里喊一声,十分钟就能凑齐人。”

他们甚至发展出了独特的学习节奏——学四十分钟就休息一会儿,轮流去旁边买牦牛肉包子当点心。年纪最小的那个女孩悄悄告诉我,这样学习比单独关在房间里有效率多了,“有时候哥哥姐姐随口讲的解题技巧,比老师在课堂上说的还好懂。”

这让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句话:最好的教育往往发生在正式课堂之外。看着他们互相抽查单词、讨论作文选题的样子,忽然觉得这片百米见方的街角,倒像是变成了流动的教室。

黄昏时分,学生们开始收拾书包准备回家。有个男孩边往包里塞练习册边说:“明天还是老时间?我把数学笔记带出来。”其他几人纷纷应和,约好第二天在同样的地方见面。这样的约定简单自然,却比任何精心制定的学习计划都来得持久。

夜色渐浓,路灯亮起温暖的光。望着学生们散去的身影,我不禁想,或许学习的真谛不在于独自苦读,而在于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。在这座小城里,百米之间的距离刚刚好——近到可以随时相见,又远到给彼此留出了成长的空间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