胶州品茶教室工作坊,胶州茶艺学习体验坊
推开门,一阵清雅的茶香就飘了过来,像是老朋友在打招呼。工作坊里摆着几张原木茶桌,几位学员正围坐在一起,看着老师手里那个小小的白瓷盖碗。“水温很关键,泡绿茶不能用沸水,八十多度刚好。”老师一边说着,一边轻轻晃动茶壶,动作熟练得像在抚摸琴弦。
在胶州品茶教室工作坊,学泡茶不只是学技术,更像是在学习怎么让生活慢下来。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,我连茶壶都拿不稳,现在却能分辨出龙井和碧螺春的微妙差别了。这里的老师特别有耐心,总说“茶不急,人也不急”,这句话我到现在都记得。
从茶叶到茶艺
茶艺这东西,看着简单,真要上手还挺有意思的。上个月我来参加胶州茶艺学习体验坊的初级班,学怎么泡一壶简单的绿茶。老师教我们先用热水温杯,这叫“醒茶”;然后放茶叶,注水时要沿着杯壁慢慢转圈。听起来容易对吧?可我做起来不是水太满就是茶叶放多了。
最让我吃惊的是,同样的茶叶,不同人泡出来的味道真的不一样。隔壁座的阿姨泡的茶特别柔和,而年轻人泡的往往更浓烈些。老师说这就对了,茶会诚实地反映泡茶人的心境。这话说得真准,那天我赶着来上课,心里着急,泡出来的茶果然带着点涩味。
慢慢地,我开始懂得欣赏泡茶的过程了。看着茶叶在热水中慢慢舒展,像刚睡醒的样子,心情也跟着放松下来。现在我们全家晚上都会围在一起喝茶,这成了我们一天中最安静美好的时光。
上周的进阶课上学了功夫茶,那套紫砂茶具拿在手里沉甸甸的。老师教我们“关公巡城”、“韩信点兵”这些传统手法,名字起得真形象。其实动作不难,难的是那种不紧不慢的节奏感。我练了好几次,总算能把茶汤均匀地分到每个杯子里了。
在胶州品茶教室工作坊待久了,我发现喝茶不光是嘴巴的事。用什么样的杯子,配什么样的茶点,都有讲究。但老师说了,规矩不是用来束缚人的,而是让喝茶变得更有意思。这话让我释然不少,现在我在家泡茶,也会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调整。
最让我感动的是,这里的学员都成了茶友。有时候下课了还不舍得走,继续坐着喝茶聊天。从茶叶聊到生活,从泡茶聊到人生,这种温暖的感觉,大概就是茶带来的另一种味道吧。
如果你也想找个地方放松心情,不妨来胶州茶艺学习体验坊坐坐。这里没有考试,没有压力,只有茶香和悠闲的时光。说不定你也会像我一样,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杯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