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海站街快餐约学生,龙海路边小吃约同学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7:22:11 来源:原创内容

傍晚的龙海站总是格外热闹,下班的人群像潮水般涌出闸口。我站在公交站台等车,听见两个穿着校服的男生凑在一起嘀嘀咕咕。"待会儿去后街那家新开的煲仔饭?""不行啊,我妈让我早点回去。"他们书包带子松垮垮地搭在肩上,校服袖口蹭得发亮。

这让我想起上周在龙海路小吃街看见的场景。几个学生围在炸串摊前,穿白色校服的女孩举着手机扫码,另一个男生正往铁板上撒辣椒粉。"多加点酱!"他们嘻嘻哈哈的声音混在油锅的滋滋声里。老板娘利落地翻动着烤肠,时不时抬头提醒:"小心烫啊同学们。"

那些年我们追过的路边摊

说真的,现在学生和我们那会儿也没什么不同。记得我中学时总爱和死党溜去校门口的小摊,叁块钱的鸡蛋灌饼要加两份土豆丝,坐在马路牙子上啃得满嘴是油。现在龙海站街边这些小吃摊,不也成了这群孩子的秘密基地?热乎乎的关东煮,冒着烟的炒河粉,比食堂里规规矩矩的饭菜香多了。

昨天路过奶茶店,恰好听见一桌初中生在讨论月考。"完蛋了数学最后大题没写""管他呢先喝奶茶"。塑料椅子被他们蹭得吱呀作响,作业本摊在桌上沾了水渍。那个瞬间我突然觉得,或许所谓的龙海站街快餐约学生,不过是想在繁重课业里偷点闲适。就像我们当年躲在小卖部门口分辣条,现在他们约在小吃摊分享一份章鱼小丸子。
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孩子零花钱可比我们那会儿阔绰多了。上周见到几个高中生模样的男孩,在烧烤摊前点单毫不手软:"二十串羊肉、两份茄子再加个烤鱼!"他们校服拉链只拉到一半,露出里面潮牌的罢恤印花。老板边烤串边搭话:"同学经常来啊?"带头的男生咧嘴一笑:"这儿比食堂强。"炭火噼啪作响,孜然香味飘出老远。

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,这些学生聚在小吃摊的时间很有规律。工作日多是放学后的四五点钟,周末则集中在中午。他们似乎有自己的秘密地图——哪家麻辣烫汤底最鲜,哪个摊子的煎饼果子脆皮能保持十分钟,都门儿清。有次我亲眼看见几个女生熟练地拐进巷子深处,推开挂着"甜品"招牌的玻璃门,那架势比找考场还熟练。

有时候会觉得,这些遍布龙海站周边的小吃摊,就像学生时代的驿站。他们在这里短暂停留,用食物填补饥饿,也用嬉笑打闹缓解压力。炸串油锅里升腾的不仅是香气,还有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——等老板喊出"23号好了"的时候,暂时忘记明天要交的作业,忘记书包里还没订正的试卷。

夜幕降临的时候,龙海路小吃街的灯牌次第亮起。穿校服的身影渐渐少了,取而代之的是下班的大人。但那些留在塑料桌椅上的笑声,夹在作业本里的小票,还有空气里尚未散尽的油烟味,都在提醒着这里刚刚发生过什么。或许再过几年,这些学生也会变成穿着西装急匆匆买晚饭的上班族,但龙海站街快餐约同学的记忆,大概会留在某个胃里,或者心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