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州大学门口暗号变了,校园门口暗号更换了
最近路过泉州大学西门口,发现那家开了七八年的奶茶店突然换了招牌。倒不是店名改了,是橱窗上贴的手写暗号从“清风半糖”变成了“墨染全冰”。
李哥还在柜台后面摇着雪克杯,看见我愣在门口就笑了:“咋啦?认不出来了?”我指着那张泛黄的便利贴,他擦了擦手说:“上周刚换的,老规矩——变暗号就是换配方。”
这话让我想起叁年前的秋天。那时刚研一,第一次跟着学姐来买隐藏菜单。她对着窗口念“月影叁分甜”,李哥就会从柜子底下拿出抹茶粉。后来才懂,这家店的暗号就像季节更替,春天加茉莉,秋天换桂圆,变的不仅是口味,还有学生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。
现在的学生倒是适应得快。中午两个穿球衣的男生跑过来,脱口而出“墨染全冰”,李哥麻利地推出两杯黑糖珍珠奶茶。戴眼镜的学弟还在翻手机:“学长说以前的暗号是‘翡翠微糖’...”旁边那个直接把现金拍在台上:“管他呢,好喝就行!”
藏在暗号里的时光
其实在泉州大学,这类校园门口暗号更换从来不是新鲜事。后街炒粉摊的“多加辣”变成“火山喷发”,图文店打印优惠从“星夜特价”改成“破晓行动”。这些词儿变得悄无声息,像落叶换新芽,只有常来往的人才能察觉其中奥妙。
王教授有回在课上突然提起这事。他捧着保温杯慢慢说:“我教书叁十年,看你们从传纸条发展到发微信,但有些东西没变——总需要些只有自己人懂的接头方式。”当时没太在意,现在站在奶茶店前,突然就明白了。
暗号变的哪里是几个字,是又一批人把青春留在了这个总在变化的校门口。
昨天碰见留校任教的师姐,她说现在带的学生都不知道“清风半糖”对应的是哪款奶茶了。但这群孩子发明了新的——在社团招新时用“墨染全冰”认老乡,在图书馆闭馆后约着来买深夜特供。暗号还在流转,只是换了批传诵的人。
暮色渐浓时,奶茶店排起小队。有个扎马尾的女生小声练习着刚打听来的暗号,像我们当年一样认真。玻璃窗映着泉州大学崭新的路灯,那些对于暗号变化的细碎对话,飘进十月的晚风里。
李哥又贴了张新纸条,用记号笔写得工工整整。或许过不了多久,现在这群学生毕业了,又会换成别的什么词。但没关系,总有人正年轻,总需要些只有他们才懂的密语,把这四年的光阴,泡进一杯杯甜饮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