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海学生300块钱随叫随到,学生服务随时响应叁百元
最近在威海的朋友圈里,总能刷到这样的消息:学生服务随时响应叁百元,帮忙取快递、代买海鲜、陪诊挂号,基本上生活中那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都能找到人搭把手。这种服务模式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,手机发个消息,半小时内就有人上门。
说起来挺有意思的,我上周就体验了一次。家里冰箱突然坏了,维修师傅说要两个小时后才能到。可我刚买的鲜虾还拎在手里,正发愁该怎么办时,邻居提醒我说可以试试找那个威海学生300块钱随叫随到的服务。我在他们常活动的群里发了条消息,没想到十分钟不到,就有个戴着眼镜的男生骑着共享单车过来了。他接过海鲜时还特别认真地问我:“需要我帮忙送到哪家海鲜店冷冻吗?我知道市场里那几家都挺靠谱的。”
年轻人自己的解决之道
后来熟悉了才知道,这些学生大多是大二大叁的本地孩子。小赵就是其中之一,他一边把我的海鲜装进保温袋一边说:“我们很多同学都在做这个,毕竟课业压力没那么大。像代排队、临时跑腿这些活,既不会耽误学习,又能赚点零花钱。”他打开手机给我看他们的接单群,里面消息刷得飞快,有需要代取药的,有要帮忙遛狗的,甚至还有想找人在医院陪护老人的。
这种学生服务随时响应叁百元的模式之所以能兴起,说到底还是因为抓住了现代人的生活痛点。现在大家工作都忙,经常抽不出时间处理那些突发的小事情。而学生们时间相对灵活,对本地又熟悉,正好能补上这个空档。价格也实在,不像专业跑腿公司那样要加收各种费用。
我在海鲜市场就碰到过一位阿姨,她女儿在外地工作,家里水管漏水时,就是在群里找了个学生来帮忙。阿姨说:“这些孩子实诚,修完还主动帮忙把地上的水都拖干净了。要是找专业的维修工,光上门费就要一百多呢。”
不过也有人担心,学生们做这些事会不会不太专业?我特意观察过,他们其实挺有分寸的。像帮忙照顾宠物这种需要专业知识的活,他们会提前说明自己的经验范围;要是遇到修电器这类技术活,也会推荐更合适的人选。有个叫小林的学生跟我说:“我们心里都有数,能接的活才接,做不来的绝对不会硬撑。”
现在威海好几个大学周边都形成了这样的服务网络。学生们通过微信群和校园论坛接单,彼此之间还会互相照应。有时候某个学生临时有课,就在群里把订单转给其他同学,保证不会耽误事。这种灵活又可靠的模式,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了方便。
晚上路过大学城时,经常能看到骑着电动车穿梭的学生们。他们车筐里可能装着待送的文件,或是要转交的钥匙,每个人都在这个城市里扮演着临时帮手角色。这种既解决了自己生活费,又帮助了别人的方式,或许就是年轻人与社会互动的新形式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