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营怎么知道微信附近的人能不能约,微信附近的人如何判断可约
最近和几个朋友在东营吃饭,聊着聊着就有人提起一个话题:微信上那个“附近的人”功能,到底靠不靠谱?上面打招呼的人,真的能约出来见面吗?这个问题还挺现实的,估计不少东营的老乡都琢磨过。
要搞清楚这个问题,咱们先得弄明白“附近的人”到底是个啥。说白了,它就是基于地理位置,把你周边同样开了这个功能的人给显示出来。它本身只是个工具,就像一个广场,大家都能进来逛逛。关键不在于这个广场本身,而在于广场上都是些什么人,以及他们想干嘛。
怎么判断对方是不是靠谱
首先看资料。一个资料空空如也,头像也模模糊糊的账号,你心里就得打个问号了。反过来,如果资料比较详细,有生活化的照片,甚至朋友圈能看到一些日常分享,比如在东营某个商场吃饭,或者去清风湖遛弯的照片,那真实度就会高一些。当然啦,这也不是绝对的,但现在谁还不用朋友圈记录点生活呢?一点痕迹都没有,总觉得有点怪怪的。
其次是聊天的感觉。对方一上来就特别直接,或者言语间让你觉得不太舒服,这时候最好就停一停。正常想交朋友的人,聊天总会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会聊聊天气,问问你是东营哪个区的,或者推荐一下东营哪里有好玩的。如果话题总是被刻意引导到某些方面,那你就要多留个心眼了。感觉不对,就撤退,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。
再有就是对方提出的要求。还没聊几句,就各种借口要钱,要红包,或者推荐你点奇怪的链接,这基本就可以断定有问题了。咱们东营人实在,但实在不代表傻,对吧?这种明显有坑的事儿,可千万别往里跳。
其实啊,在东营这样不算特别大的城市,有时候也挺奇妙的。我那个朋友就说,他有一次真就在“附近的人”里碰到了一个高中同学,两人都挺意外的。所以这个功能也不是完全不能用,但它更像是一个概率游戏,你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筛选。
那么,微信附近的人如何判断可约呢?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。我的看法是,与其纠结于“能不能约”,不如把重点放在“值不值得聊”上。如果双方聊得来,叁观也正,自然而然就有可能从线上走到线下,见个面喝杯咖啡,这倒是挺正常的。但如果你抱着太强的目的性去用这个功能,反而容易失望,甚至遇到风险。
现在大家的防范意识都提高了,这是好事。无论是在东营还是在别的城市,网络交友的基本原则都是相通的:保护好自己的隐私,别轻易透露身份证、银行卡这些信息;见面尽量选在人多的公共场所,比如万达广场之类的;最好能提前告诉家人或朋友你去哪儿了,和谁见面。
科技给我们提供了便利,但怎么用,用到什么程度,决定权还在我们自己手里。多一分谨慎,就少一分麻烦。在东营这样生活节奏舒适的城市,认识新朋友的路子其实也不少,参加个同城活动,或者基于共同爱好的社群,可能还更踏实一些。你说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