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鸡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车站旁的小巷印象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3:57:02 来源:原创内容

宝鸡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

那天下午四点多,我拖着行李箱走出宝鸡火车站,阳光斜斜地打在脸上。正对着出站口的方向,有条不起眼的小巷子,两排老房子夹着条叁四米宽的柏油路。说真的,要不是接站的朋友还没到,我可能永远都不会注意到这个地方。

巷口摆着个修鞋摊,老师傅正低头纳鞋底,旁边收音机里放着秦腔。往里走几步,能闻到刚出炉的烧饼香——是个夫妻店,丈夫揉面,妻子看炉,金黄的芝麻撒得匀匀的。再往里,理发店的转灯还在转,里面老师傅给人剃头,推子声嗡嗡的,像极了小时候街口那家。

巷子不深,统共就百来米,可这短短一段路,像是把外面的世界隔开了。火车站广场上人来人往的喧闹声,到了巷子这儿就弱了下去,变成隐隐约约的背景音。有个大姐坐在自家门槛上择豆角,看见我拖着箱子,抬头笑了笑:“接人的?这会儿碍245应该刚到。”

最让我走不动道的,是巷子中段那家旧书店。门面窄窄的,书架都挤到了门口,老板正蹲在那儿整理刚收来的旧书。我凑过去看,有八十年代的小说月刊,还有泛黄的铁路时刻表。随手翻了本《宝鸡风物志》,掉出来张硬纸车票,上面印着“宝鸡—西安”,日期是1992年6月。

书店老板看我对着车票出神,递过来个小马扎:“等人最熬人了,坐会儿吧。”他说这条巷子比他年纪都大,早些年赶火车的人在这儿歇脚,后来慢慢成了现在这样。“你看对面那家面馆,”他指指斜对面,“他家的臊子面,叁十年前就是这个味。”

正说着话,朋友打电话说到广场了。我合上书起身,书店老板摆摆手说不用买:“下回等人再来坐。”走出巷子时,修鞋师傅还在那儿,烧饼炉子飘着白气,理发店的转灯还在转。回头看看这条车站旁的小巷印象,突然觉得,火车站让人来来去去,倒是这条巷子,把日子过成了细水长流。

后来每次经过宝鸡站,我都会特意绕到这条巷子看看。春天店家门口摆出几盆月季,夏天梧桐树投下荫凉,秋天糖炒栗子的香味能飘出老远,冬天修鞋摊支起挡风的塑料布。巷子还是那个样,不慌不忙的,像老邻居般守着火车站。

前两天又去,发现旧书店门口多了个小木箱,里面放着些旧书,贴了张纸:“等人时可翻翻”。我站在巷口看了很久,忽然明白,这条巷子不单是条巷子,更像是个驿站,收留着那些在旅途间隙中,需要喘口气的人们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