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林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,海林小巷情缘何处寻
海林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?这个问题在我心里转悠好几天了。今天下班早,我干脆拐进了那条青石板路的老巷子。
巷口修鞋的老张头正眯着眼睛纳鞋底,我凑过去搭话:"张叔,您在这儿住了几十年,见过巷子里最动人的爱情吗?"他手里的锥子顿了顿,皱纹里漾出笑意:"巷尾那对卖豆花的夫妻,每天凌晨叁点一起磨豆子,这算不算?"
藏在晨雾里的陪伴
循着豆香往巷子深处走,果然看见昏黄灯光下两个忙碌的身影。女人麻利地给豆花加佐料,男人默默接过滚烫的木桶。趁客人少的间隙,他掏出毛巾给妻子擦汗,她自然地偏过头——这个动作重复了二十年。
我突然觉得,海林小巷情缘何处寻这个问题有了答案。原来爱情就藏在凌晨叁点的石磨声里,藏在递毛巾时相触的指尖,藏在不用言说的默契中。
往巷子中段溜达,遇见正吵架的小情侣。女孩气得眼圈发红:"你从来不肯陪我逛夜市!"男孩挠着头嘟囔:"上次不是陪你吃了臭豆腐吗?"我忍不住笑出声,想起老邻居说过,这条巷子见证了多少这样的拌嘴与和解。
青砖灰瓦记得的事
裁缝铺的陈姨正在熨衣服,她指着对面紧闭的木门说:"那家住着老教授夫妇,每天傍晚都挽着手散步。去年老先生住院,老太太还是保持这个习惯,对着空荡荡的右侧自言自语。"
暮色渐浓时,我果然看见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慢慢走过。她的右手保持着挽臂的姿势,左手轻轻拍着空气,像在安抚看不见的人。这个画面让我怔在原地,忽然明白了什么叫"此生够本"。
回到巷口的槐树下,修鞋摊已经收工了。但我似乎找到了海林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的全部答案——它在每扇木门后,在每个晨昏里,在活着的人心里,也在逝去的故事中。或许明天该带那个人来走走,让他看看什么是经得起烟火气的爱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