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龙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边境小城300元的邂逅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0:56:39 来源:原创内容

老张把摩托车停在界碑旁边,掏出口袋里皱巴巴的叁张百元钞票看了又看。这钱在他兜里揣了整整一个星期,就像揣着块烧红的炭。

江对岸就是朝鲜,能看见妇女们蹲在河边捶打衣服。他在这儿跑了五年跨境运输,却从没想过会因为这叁百块钱遇见金燕。那天她的头巾被风吹进江里,老张顺手用竹竿捞了起来。她低头接过头巾时,露出的那截脖颈白得晃眼。

集市里的讨价还价

每周叁的边民互市总是喧闹得很。金燕蹲在摊位前,把晒干的明太鱼一条条摆整齐。老张假装挑拣鱿鱼干,目光却总往她那边飘。“便宜点呗?”他操着生硬的朝鲜话问。金燕抬头认出他,忽然就笑了:“你要买什么?”

后来老张常想,要是那天没丢那叁百块钱该多好。他付钱时故意多抽了张百元钞,塞进装明太鱼的塑料袋。走出集市二里地,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金燕举着那张钞票追上来,额发都被汗水打湿了。

“你数错了。”她喘着气说。老张愣在原地,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尘土飞扬的小路尽头。

江边的晚餐

再去集市时,老张带了一瓶中国白酒。金燕收摊后,他们坐在江堤上分享那瓶酒。她小心地抿着,说起家里瘫痪的母亲,说起弟弟在纺织厂做工。夜幕降临,对岸新义州的灯火像碎金子撒在黑丝绒上。

“你们那边晚上真亮。”金燕轻声说。老张这才注意到,她脚上的塑料凉鞋已经开裂,用铁丝勉强缠着。他想起兜里永远揣着的叁百块钱——原本打算给她,现在却觉得这钱太轻,配不上眼前这个姑娘。

跨境运输的活儿时断时续。有阵子边境管制严,整整两个月没开市。老张骑着摩托在江边转悠,终于在某天傍晚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在汲水。金燕瘦了不少,旧头巾洗得发白。

“给你。”老张递过装着叁百元的信封,“先应急。”这次金燕没有推辞,但第二天就托人捎来一罐自酿的山葡萄酒。酒很甜,老张却喝得喉咙发紧。

转过年春天,老张的运输证终于批下来了。他兴冲冲跑去集市,却发现金燕的摊位换了人。邻居说她母亲病重,她要去罗津港的水产加工厂打工。老张捏着裤兜里那叁张钞票,纸边都磨毛了。

他在加工厂门口等到第叁天,才看见金燕端着饭盒走出来。她穿着统一的工作服,头发裹在帽子里。看见老张时,她下意识把开裂的鞋藏到身后。

老张把钞票塞进她手里:“拿去买双鞋。”这次金燕收下了,但往他车里扔进一包干贝。车开出去很远,他从后视镜里还看见她站在原地。

秋天再来时,老张在原来的摊位又见到金燕。她母亲还是走了,但弟弟考进了平壤的大学。她脚上换了新胶鞋,摊位上添了海胆酱和鱼子。“现在好些了。”她笑着说,眼睛弯成月牙。老张注意到她手腕上系着当初那条褪色的头巾。

江风裹着咸腥味吹过,货船鸣着汽笛缓缓驶向对岸。老张发动摩托车,金燕熟练地跳上后座。后视镜里,两张被江风雕刻的脸靠得很近,装着叁百元钞票的信封在他们之间传递过无数回,如今安静地躺在工具箱里,像枚褪色的书签。

摩托车沿着江岸公路前行,卷起的尘土在夕阳里闪闪发亮。边境检查站的灯光渐次亮起,照亮那些藏在皱褶里的,比钞票更珍贵的东西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