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城学生600块钱随叫随到,学生服务600元随时响应
这两天刷朋友圈,看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。有个海城的学生发了条状态,写着“学生服务600元随时响应”,配图是个比着翱碍手势的背影。底下评论区可热闹了,有人调侃说这价格够实在,也有人好奇到底能提供啥服务。
说实话,刚开始我也觉得挺新鲜的。这年头什么都讲究效率,外卖要半小时达,快递要次日达,连学生服务都打出了“随叫随到”的招牌。正好我表弟在那边读书,就顺口问了句。他说现在学生圈里确实流行这个,有个专门的服务平台,把本地学生的空闲时间都整合起来。
这事怎么运作的呢
我表弟给我看了那个平台的界面,挺简单的。注册的学生要上传学生证,通过审核后才能接单。需求方可以在上面发布任务,比如临时需要个家教帮忙盯孩子写作业,或者活动缺个现场协调的,甚至有人找陪练车的。价格嘛,基本都是按600块这个标准来,特别耗时或者需要专业技能的会适当加价。
有个大二学生跟我说,他上周六就接了个活儿。早上九点有人下单需要个展会志愿者,他正好没课就接了。从布展到撤展八个小时,中午管饭,结束直接微信转账。“比发传单强多了,”他挠着头笑,“既能攒社会经验,又能赚点零花钱。”
不过我也在想,这么随叫随到的模式,学生们能兼顾学业吗?碰巧认识个经常下单的咖啡店老板,他说平台有个评价系统,如果学生因为上课等原因不能及时响应,可以主动拒单,这样不影响信用分。“毕竟都是学生,大家互相理解嘛。”
现在的生活节奏确实快,这种灵活的服务方式正好满足了某些突发需求。上周我们公司临时要翻译份文件,正愁找不到人呢,前台小妹直接在这个平台下了单。两小时后就来了个英语系的学生,坐在会议室里边查词典边翻译,愣是在下班前搞定了。
当然啦,这种新兴模式还在摸索中。比如服务标准怎么统一,双方权益怎么保障,都是需要慢慢完善的地方。平台负责人说他们正在试点服务保险,万一出现纠纷能有第叁方介入。
看着这些年轻人忙忙碌碌的身影,突然觉得现在的学生真挺有想法的。他们不光会读书,还懂得怎么把自己的时间和技能变现。这种接地气的服务模式,说不定哪天就在更多城市铺开了。
那天路过海城大学,正好看到几个学生在讨论刚完成的订单。有个女生特别兴奋地说,她帮人策划的生日派对得到了好评。听着他们热火朝天地交流经验,突然意识到,这已经不单单是赚外快那么简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