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江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九江站前小街风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1:12:42 来源:原创内容

走出九江火车站出站口,远远就能望见马路对面那片挤挤挨挨的老房子。要说这九江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啊,可真是块活色生香的地界。每次路过,我总忍不住要拐进去转转,像是被什么无形的东西牵引着。

巷口总是热闹的。清晨六点多,早餐摊的蒸笼已经堆得老高,白花花的热气直往人脸上扑。卖拌粉的大婶系着泛黄的围裙,手上的夹子飞快地翻动着米粉,芝麻酱的香味能飘出老远。旁边修自行车的老张刚支起摊子,工具箱里的扳手、钳子碰得叮当响。他在这儿修了二十年车,见证了多少人来人往。

巷子里的老手艺

往深处走几步,有个李师傅开的剃头铺子。铺面不大,就放得下一把老式理发椅,镜子边缘都剥落了水银。李师傅常说,他这把椅子比很多来理发的人的年纪都大。来这儿的老主顾不在乎装修,就图他手艺踏实,五块钱剃个头,还能顺便听听街坊邻里的新鲜事。电动推子嗡嗡响着,碎头发簌簌落下,偶尔有猫从门口经过,慵懒地瞥一眼又走开。

再往里,是王阿姨的裁缝铺。她总戴着那副老花镜,镜腿用胶布缠了又缠。有人拿来改腰身的裤子,她捏着软尺量两下,心里就有数了。缝纫机哒哒哒地响,针脚密实匀称,这手艺是年轻时在服装厂练就的。她说现在年轻人都不愿学这个了,但她还是守着这间小店,仿佛守着一个即将消失的时代。

午后两叁点,巷子最是安静。阳光斜斜地照在斑驳的砖墙上,把爬山虎的影子拉得老长。偶尔有自行车铃叮铃铃响过,然后是更深的寂静。这时候,你若站在巷子里,能听见谁家电视在放戏曲,咿咿呀呀的唱腔像从很远的地方飘来。

傍晚时分,巷子又活了过来。下班的人提着菜匆匆走过,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。各家厨房飘出饭菜香,辣椒炒肉的味儿特别冲,闻着就让人食指大动。二楼的刘大爷摆好了小桌子,准备和老伙计杀几盘象棋;楼下美容店的小妹刚刚送走最后一位客人,正在打扫地上的头发。

要说这九江站前小街风貌,最动人的就是这份烟火气。它不像火车站里那样行色匆匆,每个人都是过客;这里的人们稳稳地扎根,日子一天天过,不慌不忙。新开的奶茶店和传统杂货铺并肩而立,外卖小哥的电瓶车和老大爷的叁轮车擦身而过,互不打扰,各自安好。

我常想,为什么这么喜欢来这里。大概是因为,在火车站宏大的叙事背后,这条小巷子提供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——不那么着急,不那么目标明确,却真实得触手可及。每一次转身,每一个驻足,都能看见生活原本的样子。

夜幕降临,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。那些光不算亮,却温暖得很,像是特意为晚归的人留的。从巷子深处传来炒菜的刺啦声,还有母亲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喊声。这一切,构成了九江这座城市的另一张面孔,亲切,踏实,让人心安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