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狮玩快餐的经验分享,石狮快餐体验心得分享
那家小店的红烧肉真绝了
上周叁中午,我和同事老林在石狮长途汽车站附近办事,饿得前胸贴后背。拐进巷子看见一家叫“快饱小厨”的店面,玻璃上贴着“20元两荤一素”的招牌。老林扯我袖子:“这种路边店会不会不干净?”我闻着飘出来的炒肉香,咬咬牙推门进去了。
老板娘系着围裙在柜台后切菜,见到我们就笑:“刚炒好的土豆丝,给你们多打一勺。”她操着带闽南口音的普通话,边打菜边念叨:“我们家的红烧肉每天买新鲜五花肉,不像别家用冷冻肉。”我盯着她舀起颤巍巍的肉块,酱汁顺着饭盒边往下滴,突然觉得这顿冒险值了。
没想到第一口就惊艳到了——红烧肉入口即化,带着微微焦糖香。老林把青椒炒蛋里的汤汁拌进米饭,含含糊糊地说:“比写字楼底下38元的套餐强多了。”我们俩埋头苦吃时,看见几个穿工装的大哥熟门熟路地自己拿汤勺,显然都是老主顾。这种石狮玩快餐的经验分享让我悟出个道理:看起来普通的店,往往藏着最地道的味道。
自从发现这家店,我陆续尝了附近七八家快餐。有次在宝岛中路尝到芥菜饭配丸子汤,老板娘看我是生客,特意加了半颗卤蛋。结账时才十二块,我愣是追着扫码多付了两元。这种石狮快餐体验心得分享给同事后,现在整个部门都养成个习惯——每周叁中午集体“扫街”,谁发现好店就在工作群发定位。
不过也有踩雷的时候。上周在夜市摊点了个二十五块的套餐,炸鸡排硬得能当锤子。但转头想想,在石狮找快餐就像开盲盒,十次里有八次惊喜就够本。现在我的手机备忘录里存着十几家小店:车站后门那家煲仔饭要加辣酱、菜市场拐角烧鸭饭下午叁点就卖完...这些琐碎的发现,反而成了忙碌生活里的小确幸。
昨天带新来的实习生小陈去“快饱小厨”,她惊讶地发现墙上贴着每月捐资助学的名单。老板娘擦着手说:“附近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常来吃饭,剩的菜汤都留着喂流浪猫。”我们临走时,她往我们包里塞了两颗橘子,说是老家树上刚摘的。走出门看着巷子里飘起的炊烟,突然觉得这些充满烟火气的石狮快餐体验,吃的不仅是味道,还有种让人心安的温度。